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达标卷(有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达标卷(有答案)

来源:年旅网
第三单元达标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nuó yí( ) chóu chànɡ( ) zhàn fànɡ( ) dān ɡe( ) róu cuo( ) yī wēi( ) duǒ cánɡ( ) 二、选择题。(12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尽管(jǐn) 徘徊(huí) 薄雾(bó) ...B.绊倒(bàn) 急遽(jù) 空落落(luò) ...C.唱和(hè) 干涸(ɡù) 默书簿(bó)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蒸溶 赤裸裸 伶伶俐俐 B.拔弄 原谅 念念叼叼 C.华侨 张皇 守望相助

3.填入句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①光线正无可挽回地________,一派荒凉。

②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________。

③我会________自己把中国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A.消逝 反应 激 C.消失 反应 勉

B.消失 反映 激励 D.消逝 反映 勉励

jīnɡ huánɡ( ) mínɡ mèi( )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C.故乡所有的居民基本都姓谢。 5.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匆匆》的作者是朱自清,文章是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来写的。 B.《那个星期天》中,“我”的心情经历了“盼望—喜悦—自责—失望—惊惶”的变化。 C.《别了,语文课》一文写告别中国,选取了老师留言和同学送书这两件事。 6.下面句子与作者内心感受不一致的一项是( )

A.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无奈与

B.那是个早晨的春天,阳光明媚。

惋惜)

B.男孩儿蹲在那个又大又重的洗衣盆旁,依偎在母亲怀里,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失望与难过)

C.泪水模糊了眼睛,我看不见同学和张先生的反应,只知道全班忽然异样的沉寂。(沮丧与愧疚)

三、按要求写句子。(8分)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仿写表示时间流逝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小允的惊人进步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读一读句子,体会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6分)

1.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从修辞手法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从描写手法上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____________________。太阳他有脚啊,________________地挪移了,我也____________跟着旋转。

2.我想我再不________________,再不____________________。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____________________,决不许她再耽搁。 六、口语交际与运用。(8分)

1.读了《匆匆》后,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深刻的感触?说说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天中午,见室友小亮从食堂打饭回来,还躺在床上的小明问他:“食堂打饭的队排得长吗?”

小亮微微一笑,说:“队伍排得倒不长,但很粗。”(4分)

(1)小亮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去食堂,你会对那些不排队的同学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内阅读。(9分)

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1.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抄写下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段填空。(2分)

(1)文段是按照________的结构来写的。

(2)文段表达了“我”等待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3.为了挨这段时光,“我”做了哪些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是通过( )来展现“我”当时的心理状态。(2分) A.具体的事 B.直接抒发 八、课外阅读。(12分)

快递 梅子涵

①有一天我在书房看着书睡着了,没听到门铃声,没听到送快递的打我的手机,当时手机设置为会议状态。不过当电话再次打来时,我醒了。“你在家吗?”声音很恼怒。“我在啊。”“你看看我打了多少个电话给你!我打到现在没有停过!”很恼火的声音在喊。“你是谁啊?”“快递!”他都是喊的。“对不起,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没听见。”“你们上海人都不接电话的!”他大喊着,声音非常响,已经无礼得“不成体统”,任何一个收快递的人听见都不可能按得住性子了。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我飞快地下楼。

二楼、一楼,我飞快地走,我极力地压制自己的怒火,不让它蹿成歇斯底里。结果火竟然也被我压得快,散得快,等我开了大门的时候,已经没有什么火了。从三楼到一楼的过程,我把自己锤炼了一次。我不想吵架,没有意思,歇斯底里会不成体统。但是那个大喊的声音想吵,他站在门口,他的脸上只有火!“你好,”我说,“很对不起,我睡着了,没有听见。如果听见我怎么会不接?”我还说了别的话,表达歉意,也想表达友好。可是他的气不消。最后,当他把一包书递给我,把签收单扔给我,喊叫着对我说“你签名”的时候,我锤炼了的克制又一次被粉碎,火“腾”地重新蹿上来!“我不会签的!”我大叫。我也歇斯底里了,锤炼的成果很容易被扔弃,我歇斯底里的时候哪里像个教授!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

②他说他不要签收单了,跳上助动车开了就走。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我站在门口大口喘气,整个上午乃至整个下午的日子,仿佛都已毁坏。我没有回到房里,而是去追那团烈火了。我像一团烈火似的去追他,我心里的怒火就像是脚底的轮子,可笑极了。我们的小区很大,可是我竟然追到了他。他正在和一家的女主人吵架。我幸灾乐祸地说:“你看你,刚才和我吵,跑到这儿又吵,你很喜欢吵架?”他没有理我,有些沮丧地回到助动车前,上了车。他也许也在懊悔:我怎么又吵了。

③这时,我看到他的头上有好多的汗。他被晒得很黑,其实他大概只有二十出头的年龄。我用手擦擦他额头上的汗,说:“你热吗?”怎么会不热?他没有避开我的手,猛然流泪了,大滴地落下来。我突然觉得,自己像一个父亲在抚摸孩子。我有些难受起来。我摸摸他握着车把的手,说:“我刚才态度不好,谢谢你为我送快递。你一个人在外面工作,要照顾好自己,让父母放心。上海人都很感激你们的!”这么说着,我也流泪了,觉得温暖。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

④这个上午没有被毁掉,被我们挽救了。他离开的时候说:“我走了。”我说:“你骑得慢一点。”我们竟然有些像亲人告别。后来,他又来过一次。他有点害羞地站在门外,我说:“是你啊,你好吗?”那以后,我再没有见到他。我很想他再来为我送快递,我会说:“是你啊,你好吗?”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根据语境,分别用三个词语形容下面两句话中的“样子”。(4分)

(1)第①段最后一句“只要歇斯底里,那么人人就都会是一个样子”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最后一句“心里涌满了情感和爱的时候,人人也都会是一个样子”又是怎样的一个“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两句话,都写出了人物心中的“火”,但写法有所不同。请根据句子后面的提示加以赏析。(4分)

(1)我的火“腾”地蹿上来,那蹿上来的声音也几乎听得见。(从词语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就像一团烈火,是滚着离开的。(从修辞角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前文,根据画线句子写写送快递小伙子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小练笔。(5分)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 奔跑在田野中 弹琴 钓鱼

(1)心情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心情不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习作。(25分)

以“想起那件事我就________(激动、欣慰、愧疚……)”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真实地表达情感。

参考答案:

一、挪移 惆怅 绽放 耽搁 揉搓 惊惶 依偎 躲藏 明媚 二、1.B 2.C 3.A 4.A 5.A 6.C

三、1.示例: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过去;读书的时候,日子从书页间过去;做游戏时,日子又从嬉笑中过去。

2.走吧,您说买菜回来就走。

4.略

3.陈小允的惊人进步不能不说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四、1.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子”比作“轻烟”“薄雾”,写出了时间稍纵即逝的特点。

2.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的内疚和对“我”的爱。 五、1.斜斜的太阳 轻轻悄悄 茫茫然 2.离开半步 把觉睡过头 拉起她就走 六、1.略

2.(1)插队的人很多 (2)略 2.(1)总分 (2)焦急又兴奋

4.A

七、1.这段时光不好挨。

3.跳房子、看云彩、找蚁穴、看画报并想象。

八、1.示例:(1)怒不可遏、面红耳赤、气急败坏。 (2)和蔼可亲、和声细语、心平气和。

2.示例:(1)这句话运用“腾”这个拟声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听到快递员粗暴喊叫时心中怒火升腾的情形。

(2)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快递员怒气冲冲、心急火燎离开时的样子。

3.示例:我怎么老是和别人吵架呢?这位长辈对我这么关心,我刚才却对他那么无礼,真是不应该啊!以后我可不能再这样了!

4.示例:人与人相处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包容,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 九、示例:(1)走在小巷里,路旁的树枝好像在向我点头,树叶沙沙作响,好像在为我鼓掌。 (2)走在小巷里,路旁的小树耷拉着脑袋,显得毫无生气。树上的鸟儿喳喳地叫着,好像在笑话我。 十、略

第三单元过关测评卷

一、下面字形和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隐藏(zánɡ) 挪(nuó)移 消逝(shì) 泪潸潸(shān shān) .....B.徘徊(pái huái) 蒸(zhēnɡ)溶 急遽(jù) 头涔涔(cén cén) ......C.缥缈(piāo miǎo) 耽搁(ɡē) 揉动(róu) 惶惶不安(huánɡ) .....D.惆怅(cóu cànɡ) 蚂蚁(yǐ) 衣偎(wēi) 念念叨叨(dāo) .....二、在错别字下画“ ”,并在括号里改正。(6分)

阳光明梅( ) 翻厢倒柜( ) 伶伶利利( ) 永无修止( ) 一派慌凉( ) 一生不吭( ) 三、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咔嚓咔嚓:象声词。 B.揉动:用手来回擦或搓。 C.原谅:对过失、错误等宽恕谅解。 D.惆怅:害怕紧张。

四、阅读《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徘徊”的解释,给加点词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6分)

【徘徊】pái huái动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独自在江边~。②比喻犹疑不决:~歧路。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 1.她徘徊在考研和就业的十字路口,不知该如何选择。( ) ..

2.由于没有想好该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他一直在门前徘徊,不敢进去。( ) ..3.他的语文成绩总是在80分左右徘徊,没有超过90分的。(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成一句话)(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在句中添加人称和引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句子“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仿写一个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8分)

1.《匆匆》是作家朱自清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

2.《匆匆》的第4自然段中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这种抒发感情的方式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 3.《那个星期天》中细致地描写了“我”从早晨到天色昏暗的心理变化,即由充满期待、心怀欢喜到最后的期待落空、彻底失望,表达了“我”对母亲不遵守承诺的失望和不理解。( ) 4.《那个星期天》一文中,天气从早到晚的变化映衬出“我”一天中的心情的变化,这是一种将感情融入环境中的表达方法,我们可以有所借鉴。( )

七、学习了《匆匆》一文,某班开展了一次珍惜时间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6分) 1.写出一条珍惜时间的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举三位珍惜时间的名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陈明是你的同学,整天迷恋网络,学习极不认真,你如何劝说他要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理解。(28分)

(一)阅读下面的《匆匆》选段,完成练习。(14分)

①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②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③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

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请概括文章开头写的自然现象,并写出这些自然现象的作用和表达的情感。(6分) 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第②段看,“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的原因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你对文中画“ ”语句的理解。(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句子画“ ”的句子形象地写出了时间的流逝,你能仿照这个句子另写一个句子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14分)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经明确表示,我的病情目前没办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我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

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经离开我整整七年。

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选自史铁生《合欢树》,有删改)

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母亲本来喜欢花木,“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这“别处”指的是为儿子治病和找工作。 B.母亲以为合欢树第三年的复生“是个好兆头”。作者写这一点是暗示母亲因为操心儿子的病以致有点迷信了。

C.在质朴的老街坊眼中,生活、健康与工作显然比文章获奖更重要。

D.“悲伤也成享受”是说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2.本文一开头就写了“我”小时候与母亲的一场小冲突,对此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作文比赛得了第一,母亲却说她小时候作文写得还要好。她这样说是为了激励孩子成为作家。

B.突出母亲年轻时争强好胜、不免孩子气的性格,使母亲的形象一开始就显得很率真可爱,这与后文中母亲因操劳而早逝的可敬形象形成对比。

C.展现母子俩曾经有过一段轻松快乐、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快乐的生活气氛与后来的生活困境及后文压抑的气氛形成对照。

D.这样一篇回忆母亲的文章如此开头,非常别致,增强了文章的生活情趣和艺术吸引力。 3.句子“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有什么含意?(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顾你的生活,有什么事物在你的心中留下了不一样的印记?它又承载了你怎样的回忆和情感呢?说一说它的故事吧!(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30分)

“特别”的意思是不一般,与众不同。小学生活中,你一定经历过很多特别的事:一段特别的旅程,一场特别的活动……你也一定遇见过很多特别的人:特别的老师,特别的同学……生活是如此的丰富多彩,一些特别的风景、特别的礼物,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选取小学生活中的一份“特别”写下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要求:(1)题目自拟。(2)语句通顺,内容具体,表达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3)书

写规范,卷面整洁。(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C

二、梅—媚 厢—箱 利—俐 修—休 慌—荒 生—声 三、D

四、1.② 2.① 3.③

五、1.示例:太阳他因为有脚啊,所以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2.示例:我说:“妈,走吧,您不是说买菜回来就走吗?”妈妈说:“好啦好啦,没看我正忙呢吗?”

3.时间流逝很快,“我”什么也没做成 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示例:面对如此差劲的成绩单,我又能说些什么呢?只有无声叹息罢了,只有暗暗努力罢了。 六、1.√

2.×

3.×

4.√

七、1.示例: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示例:司马光、鲁迅、富兰克林等。

3.示例:陈明,时间就是生命,一旦错过是没有后悔药的。所以要珍惜当下,好好学习,不然青春就会转眼即逝。 八、(一)

1.自然现象:燕子去了又来,杨柳枯了又青,桃花谢了又开。 作用:作者以自然现象的周而复始与我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形成对比。 情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2.时间在无声无息中流逝,而自己虚度时日,内心感到不安。

3.这里赋予太阳人的情态,用“脚”“挪移”把时间的流逝表现得具体可感。

4.示例:读书的时候,日子从文字间流逝;游戏的时候,日子从欢笑声中飘走;旅游时,光阴在壮美河山中晃过。 (二)1.B

2.A

3.母亲本来很喜欢种些花花草草,但是当时母亲的心思全在“我”的腿上和给“我”找工作上面,所以没有心思照顾这些花花草草,表现了母亲对“我”深厚、专注的爱。 4.略。写出事物,并说出事物的故事即可。 九、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