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学科素养浸润传统文化育人——2017-2018年小学拓展型课程“学科育人

学科素养浸润传统文化育人——2017-2018年小学拓展型课程“学科育人

来源:年旅网
观代永厅 2019/7AB专题研究学科素养浸润传统文化育人2017-2018年小学拓展型课程“学科育人”专项工作报告文/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王惠莉【摘 要】近两年来,虹口区小学研拓团队组织专、兼职教师参与各类育人价值的学科教研活动。本

文从主题认识和主要实践两方面分享我区小学拓展型课程在学科育人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关键词】拓展型课程育人价值 传统文化一、 主题认识师六百余人。区域中心组成员八位,青年骨干教师班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拓展型课程指导纲要》,拓展 成员十二位,区域七层级人才梯队有一名学科带头

型课程是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

人、四名骨干教师和三名教学能手。近两年来,小学 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与发 研拓团队组织教师参与育人价值的学科教研活动,总 展,满足现代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体现不同基 计有二十五次左右,通过“发展学习兴趣”的课堂教 础要求的、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是上海中小学生

学研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提高拓展型课程课

必须选修但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堂教学实效。通过拓展型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

自主拓展课程和限定拓展课程一起,构成学校拓

本课程的调查、小结和推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型课程。自主拓展课程以广域性、多样性、层次性 的育人要素,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价值;通过

和选择性为基本特征,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途径,

STEAM跨学科教育的案例研究和课程研究,推进基于

培养学生逐步形成自主选择的意识和能力。自主拓 工程、技术、科学、数学和艺术等学科融合的跨学科综

展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包括“培养选择能力” “发展 合教育。学习兴趣”“拓宽学习视野”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拓展型课程的主要课程内 三、主要实践容,也是小学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小

强化学科育人的建章立制(一)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在语言和文字、社会 1.建设和加强区域拓展型课程核心育人价值的

与文化、人文与艺术等领域不同层级的全面落实,是

制度建设拓展型课程学科育人价值的主要任务。(1 )建设和完善拓展型课程校本实施的规范制

STE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门学科英

度,确定拓展型课程育人价值的课程保障机制文首字母的组合,旨在引导学生采用学科融合的学

拓展型课程是学校的校本课程之一。为了育人 习方式,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现实问题。STEAM是在

目标的达成,需要规范拓展型课程制度。一是为了推 STEM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少学者发现优秀

进学校校本教研的落实,建立拓展型课程校本教研规 的STEM思维和学习实践离不开艺术,艺术教育能很 范要求,推进学校校本教研的规范落实。二是从学科 好地辅助学生理解与运用科学、数学等工程设计和实

角度说,需要落实和完善学校拓展型课程纲要和自主

践,能增加学习过程的体验性、趣味性、协作性和艺术 拓展课程领域的科目纲要。每学期,我们通过学校“快 灵敏性等,是拓展型课程综合主题活动育人价值的重

乐活动日”课程纲要的递交,加强学校“快乐活动日”

要体现。课程领域的实践研究,并通过每年区域达标科目评审 活动,落实区域各类科目纲要的规范实施。二、 基本情况(2 )建设和加强区域人才保障机制我区有专职拓展型课程教师二十余人,兼职教 我区制订虹口区小学拓展型课程中心教研组人

162019/7AB九代永歹专题研究员选拔要求和活动实施要求,建设区域七个层级骨干

教师队伍培养机制,成立青年教师骨干团队,以区域 三类不同层级团队的建设和发展,确立区域小学拓展

型课程育人价值的人才保障机制。2. 建设和加强传统文化拓展型课程的学科育人

价值体系根据《虹口区委、虹口区关于推进 文化强区建设的决定》的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我区

推出了关爱学生成长的“彩虹计划”七大工程。区域 学科团队积极响应落实,一是制订区域拓展型课程开 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科推进五年计划,以课题研

究和项目研究为主线,开展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现状调查,开展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挖

掘和开发,加强区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学校的课 程建设和主要经验的落实和传播。二是加强和促进学 校层面的校本研究制度,推进和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的校本课程的建设。在校本课程建设中,落实校本

课程学校领导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自觉性,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活动融入校本课程建设中。3. 建立和落实拓展型课程学科育人的“三个课

堂”教学指导意见我区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从学生发 展的需要出发,为学生营造健康、温馨的课堂环境,创

生师生共同学习活动,在情趣盎然的学习环境中完成 学习任务,健康学习,快乐成长。区域团队在区教研 室的要求下,开展了 “温馨、情趣、有效”三个课堂教

学指导意见,确定“温馨、情趣、有效”目标任务、实施 建议和“三个课堂”评价标准。(二)加强拓展型课程核心育人价值的课堂研究

仁开展“发展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研究“发展学习兴趣”是拓展型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

之一,拓展型课程的课堂教学就是要从发展学生兴趣 入手,开展教学研究。在2017年和2018年,区域教

研团队开展了课堂教学“教学主题如何激趣引入”“教 学过程如何让学生体验” “教学结尾如何延续学习兴

趣”的研究。教研团队分别在广灵路小学、虹口区第 四中心小学、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等学校开设教研专

场,就三大内容进行分类研讨。2.开展“传统文化浸润”的课堂教学研究首先,我区对全区“快乐活动日”拓展科目进行

调查,整理资料,调查统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科目,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校本课程资源库。

其次,开展教学研讨,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 学研究。2017年上半年,教研团队在四川北路一小、

上外附小和虹口区第六中心小学开展了“扎染” “巧

手布艺”和“藏书票”传统文化科目的教研活动;

2017年下半年,以凉城第二小学传统文化的校本科

目群开发为例,开展了传统文化科目群的研讨活动。

2018年,我们在民办丽英小学开展了民族舞教学研

究专场,在长青学校开展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 型展示活动。(三) 提升教师育人的专业素养第一,通过网络教研,提升兼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据调研,我区总计有六百多位兼职教师参与拓展型课

程的教学工作。由于时空的,兼职教师参与培训 的机会较少,他们无法了解学科育人价值的专项要

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通过网络教研,开展学

科育人价值的专题研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第二,通过现场教研,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素养。 每学期,区域组织多场现场研讨,完成课程教研的实 践研究。2017年和2018年,现场教研主要围绕传统

文化课程教研、围绕学科核心育人价值进行活动。同

时,通过七个层级骨干教师培养,开展不同层次的教 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第三,开展学科评比活动,提升专兼职教师专业 素养。2017年,教研团队组织拓展型课程邀请赛、拓 展型课程单项技能比赛等活动,提升教师对学科的理

解,提高对教学研究的兴趣,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四) 加强课程教学的研究工作第一,开展区域小学拓展型课程达标科目评选活

动。从2016年开始,我区小学拓展教研团队开展了

一年一度的达标科目评选活动。每年9月,我区各小 学递交2份自主拓展科目纲要和相关材料(主要是

教案和实施情况说明)。经过专家评审,评选出“达

标”“修改后达标”和“未达标”。11月,学校根据专 家组的修改意见,修改后再次评审,评选出年度区域 小学达标科目名单。经过三年的评审活动,我区己经

有82个达标科目,基本做到有目标、有内容、有评价, 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在达标科目 评审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教研团队分别在凉

城第四小学、民办丽英小学开展了达标科目的交流小 结会。通过达标科目评审活动的开展,推进区域自主

拓展科目的规范实施,提高自主拓展科目实施的数量 和质量。第二,开展小学自主拓展科目核心育人价值的现

状调研。通过对全区三十多所学校的育人价值的现

17危代永歹 2019/7AB专题研究状调研,评价与反馈,提出建议,为后续育人价值研究 领域的育人价值研究,开展从课程纲要、科目纲要和

提供数据支持。教学设计的关系研究;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第三,开展小学跨学科综合育人价值的教学研 究。STEAM教育是基于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艺术

分类实施进行实践研究;对基于跨学科综合实践的 育人价值进行梳理,尤其是STEAM综合课程和案例的 开发,以基于科学、工程、技术、数学和艺术综合育人

的跨学科活动,具有综合实践的育人价值。区域中 心组团队,通过小学生“探究之星”的课题评选活动,

价值的课程研究,提升学科综合育人价值,并在实践

借助小学创新实验室的建设,加强跨学科校际联动, 研究过程中,提高学科专兼职教师的整体素养。探建立区域STEAM课程评价体系,推动学校开发和实施

STEAM案例和课程。2018年,区域青年教师团队通

过文献研究、案例研究,开展对STEAM课程教学的研 究工作,启动了“区域小学中高年级研拓课程中开展

参考文献:[1] 江铭初.自主选择主动发展:中小学拓展

型课程育人价值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音响出版 社,2013(8).STEAM活动的架构设计与实践的行动研究”。[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加强家

四、后续思考今后,我区需要深入挖掘拓展型课程传统文化各 (上接第1页)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6/s7053/201510/120151020_214366.极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到2020年基本消除大班额;以改善教学、生活、卫生条件和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全面

实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底部攻坚;强化控辍保学,加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认真落实联保联 控责任,完善学籍系统与国家人口库比对机制,加强重点监控和督查,确保到2020年基本消除城乡义务教育二元

结构壁垒,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要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认真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

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国和各省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90%以上;统筹新课程实施和 新高考改革,适应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要,积极推进育人方式改革。要提升特殊教育水平,促进特殊教育

融合发展,实施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等多种形式,确保到2020年残

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5%以上。第四,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营造基础教育良好生态。*总强调:“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 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社会都有责任”。基础教育点多线长面广量大, 关心、家长关切、社会关注,迫切需要加强党对基础教育的全面领导,对内抓管理、促规范,对外建机制、促重

视,形成全社会、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基础教育生态。一是加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制定中小学校党建工作规 范化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党建领导和工作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做好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是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外负担,认真贯彻办公 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推动各地制定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加强对学科类培训班次、内容的

备案审核,建立整改台账,加快治理整改攻坚,确保2018年年底前完成校外培训机构整改工作;落实《关于面向 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完善中小学生竞赛管理机制,治理各类违规竞赛活动。三是争取

全社会关心支持基础教育,推动各地履行省级统筹实施和县级为主管理责任,牢固树立科学教育观、正 确政绩观,积极提供有利于发展基础教育的和资源,及时协调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四是推

动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强化父母对孩子的监护主体责任,树立正确育儿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期望值。 通过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长会、家访等途径,密切家校联系,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形成育人合力。探(本文摘自《人民教育》2018年第20期,作者系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1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