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2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

2022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习题

来源:年旅网


2022小学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填空培优补差辅导专项练

习题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

一、 积累和运用,完成古诗文和课文内容填空。

1.返景入深林,________________ 。(王维《鹿柴》)

2._____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云母屏风烛影深,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嫦娥》) 4.须臾却入海门去,_______________。(刘禹锡《浪淘沙》) 5.诵读诗词佳句往往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白居易《暮江吟》中的

“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夕阳斜照的艳丽江景。苏轼《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当局者迷”的深刻哲理。卢钺《雪梅》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运用对比的方法写出了“雪”与“梅”的争春斗艳、相映成趣。

二、 积累运用。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游山西村》) 2.___________,还来就菊花。(《过故人庄》) 3.没有__________,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 4.___________,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5.我想把以上的第_________句送给我熟悉的一个人,因为_________ (这句话对他/她有什么帮助?)

三、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牛和鹅》记叙了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___________的帮助下赶走了鹅,___________的故事。课文最后借助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

1 / 10

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叙述了作者童年时的一次难忘的经历:“我”在一次班级演出中扮演老虎,因__________而遭到同学嘲笑,自己却___________,真切地反映了“我”成长中的困惑。

3.《陀螺》一文以________为线索,主要叙述了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并从中领悟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积累展示。

1.《题西林壁》一诗中蕴含人生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2.《雪梅》这首诗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

3.《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诗句是“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4.《蟋蟀的住宅》是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_____写的一篇观察日记。文中采用了______的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 5.请积累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课文回顾。

1.判断:《小英雄雨来》(节选)中,“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三次,体现了雨来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____) 2.回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可以替换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芦花鞋》中的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2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方法。

六、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道残阳铺水中,______________。 2.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骚人搁笔费评章。 4.八月暖,九月温,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十场秋雨要穿棉。

七、 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毛泽东主席在《卜算子·咏梅》中描绘梅花开放时的冰雪环境的句子是:已是悬崖百丈冰,______________。

2.童年的岁月是令人怀念的,我国古代有很多诗人都塑造过儿童的形象,有“意欲捕鸣蝉,_______________”的牧童;有“儿童急走追黄蝶,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儿童;还有“最喜小儿亡赖,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小儿,让我们充分感受到古代儿童的天真烂漫。 3.通过学习,我们积累了很多诗词名句。既有罗隐《蜂》中描写蜜蜂勤劳的“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______________”,也有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描写春意盎然的“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______________”。

八、 诗句、名言积累。

1.诗和音乐一样,________________。——朱光潜

2.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_______________。——[英国]华兹华斯 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蜂》)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

5.默写《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九、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繁星(七一)》中______、______、______,都能表达出浓浓的母爱。 2.《绿》是艾青写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运用了___和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自然中的绿,让我们感受到绿会按着节拍飘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诗中描写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诗人运用____的修辞手法,用____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一幅__________的画卷。

十、 根据已学课文内容填空。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两首送别诗,“送别朋友时那种依依惜别之情”在李白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王维的诗中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不少的名言。从“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时当勉励,_______”中我懂得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应抓紧时间做有意义的事情;“_________”这句话使我明白了有志气的人只要坚持不懈,终究会取得成功。 3.本学期学习中,我最喜欢的一副对联: _________ ___________

4.爬山虎的脚长在_______。_______长_______的地方,_______伸出_______的六七根_______,每根_______像________。 ——选自《爬山虎的脚》

十一、 回忆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表达诗人对边塞将士们同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2.《凉州词》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的英雄气概。

3.《夏日绝句》表达诗人志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诗文是以____________说的话作为标题,表现了他的____________和远大的____________。

4 / 10

5.《梅兰芳蓄须》讲的是京剧表演艺术家____________不为日本侵略者登台演出的故事,赞美了他高贵的民族________和爱国__________。 6.《延安,我把你追寻》中作者以充满深情的笔触,生动形象地讴歌了______________,热情地抒发了_________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_____________的重要性。

7.《别董大》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抒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我还知道描写送别的诗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 根据积累,完成练习。

1.爸爸经常教育我说:“________,________。”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只要学会取长补短,就能获得成功。

2.随着一场接一场的大雨,已经有了入秋般的凉爽天气,这真是“一场秋雨一场寒,________”啊!

3.《夏日绝句》这首诗的作者是 _________代_________。诗中鲜明提出作者人生价值取向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尚书》中“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遇到疑难多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十三、 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写。

1.日出江花红胜火,________。 2.湖光秋月两相和,________。 3.________,长河落日圆。 4.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5.几行红叶树,________。

6.“老吾老,________,幼吾幼,________。”我们在孝敬自家老人,爱护自家小孩的同时,也要善待世界上其他的老人和小孩。

7.在现实中,许多人都不能恪守“________,勿施于人”的信条,他们一切以个人益为中心,只顾自己,哪管他人的感受。

5 / 10

8.“________,________。”《论语》中的这句话告诉我们,说话一定要算数,做事一定要有一个结果。

十四、 根据背诵积累填空。

1.____________,麦花雪白菜花稀。

2.《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_____,词牌名是______。这首词中描写美丽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静静地交叉在一起。 4.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 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来了,我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生命全在节奏。

十五、 按课本内容填空。

1.《白桦》是一首现代诗,通过描写雪中白桦的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___________之情。

2.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________的感受,蕴含着________的想象。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等许多中国伟大的现代诗人。我还知道一些外国伟大的诗人,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这些事——是永不漫灭的回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突然一阵风,好像____________,所有的绿就整齐地____________…… 5._________的枝头,_________潇洒,串串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画。 6.诗是__________,它源于______________的情感。——华兹华斯

7.诗是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人类______________。——艾青

十六、 古诗词情境填空。

1.夏天是什么?是范成大眼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村生活。

2.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这时,我不由得想到了杨万里的两句诗

6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平乐·村居》中描写一对老夫妇坐在一起,其乐融融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小孩子讨人喜爱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乡村美景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七、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1.诗人王昌龄送别朋友时写道:“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看见敬亭山,写下了“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敬亭山”的诗句。 2.艾青认为“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诗给___________________”。 3.刮的风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流的水是绿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海上日出》,仿佛欣赏着一幅画: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到了最后,终于___________________,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__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学习不怕晚,只要想开始,一切都来得及。

十八、 根据学过的知识填空。

1.本学期我积累了很多写景的对联我喜欢的一副是________________ 2.《在天晴了的时候》描写了雨后天晴的景象,我能写出描写凤蝶儿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3.《芙蓉楼送辛渐》这首诗的题目写出了诗人王昌龄在______(地点)送别老朋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4.《我们家的男子汉》描写了一个_________成长的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5.小明学习遇到了挫折,我会把“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名言送给他,鼓励他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不要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

6.老师经常用“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

7 / 10

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

十九、 日积月累。

1.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 2.胜任者有力,__________________。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一句珍惜时间,热爱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自制的书签上写一句你喜欢的格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 把下面的句子填写完整。

1.______________,平明送客楚山孤。 2.不要人夸颜色好,______________。 3.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

4.夏月则______________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5.过是溪,______________。问之,曰:“______________。” 6.天行健,______________。

8 / 10

答案

1、复照青苔上 忽如一夜春风来 长河渐落晓星沉 卷起沙堆似雪堆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2、1.柳暗花明又一村 2.待到重阳日 3.没有大胆的猜测 4.一言既出 5.略 略

3、金奎叔 克服了对鹅的恐惧 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

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不会豁虎跳 一直不明原因 陀螺 “我”童年时用一只其貌不扬的小陀螺战胜了大陀螺 人不可貌相 海水不可斗量

4、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法 法布尔 拟人 蟋蟀住宅的特点 立了秋,把扇丢。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5、√ 吃的乐趣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遇事坦然镇定 全家做芦花鞋 青铜雪天卖芦花鞋 青铜送芦花鞋 唐 李白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拟人

6、半江瑟瑟半江红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雪争春未肯降 十月还有小阳春 一场秋雨一场寒

7、犹有花枝俏 忽然闭口立 飞入菜花无处寻 溪头卧剥莲蓬 无限风光尽被占 麦花雪白菜花稀

8、生命全在节奏 宁静中回忆起来的情感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9、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拟人 比喻 所有的绿

就整齐地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拟人 动态 雨后放晴的乡村

10、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盛年不再来 一日难再晨 岁月不待人 有志者事竟成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纱 茎上 茎上 叶柄 反面 枝状 细丝 细丝 蜗牛的触角

11、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痛快豪饮、视死如归 生当作

人杰 死亦为鬼雄 周恩来 博大胸襟 志向 梅兰芳 气节 思想 延安精神 追寻延安精神 发扬延安精神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12、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十场秋雨要穿棉 宋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13、1.春来江水绿如蓝 2.潭面无风镜未磨 3.大漠孤烟直 4.春江潮水连海平 5.无数夕阳山 6.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 7.己所不欲 8.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

9 / 10

14、梅子金黄杏子肥 辛弃疾 清平乐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挤在一起 重叠在一起 躲到它的巢里 只躲到你的怀里 诗和音乐一样

15、美丽景象 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 独特 丰富 艾青 冰心 泰戈尔 普希金 月明的园中 藤萝的叶下 母亲的膝上 舞蹈教

练在指挥 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毛茸茸 雪绣的花边 花穗齐绽 洁白的流苏 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宁静中回忆起来 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16、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17、一片冰心在玉壶 相看两不厌 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 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下的雨是绿的 阳光也是绿的 慢慢地努力上升 冲破了云霞 红得非常可爱 只要迈步总不迟

18、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抖去水珠的风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芙蓉楼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男孩子 小男子汉 不怨天、不尤人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9、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胜者强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0、寒雨连江夜入吴 只留清气满乾坤 单于夜遁逃 练囊盛数十萤火 逢老媪方磨铁杵 欲作针 君子以自强不息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