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同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研究

不同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研究

来源:年旅网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4,20(16) 1l3 不同因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研究 徐启明 (无为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无为238300) 摘要:选取无为县一奶牛养殖场76头后备母牛,采取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日增重、投产日龄、体尺对 奶牛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日增重在400~499g,第一胎产奶量明显高于其他日增重水平处理;投产日龄 在704~800d,第一胎的产奶量最高;体尺性状中体高、体长、胸围、管围与产奶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7, 0.10,0.25,0.06,均为弱的正相关。 关键词:日增重;投产日龄;体尺;奶牛;产奶量 中图分类号¥8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4)16—113—02 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投产日龄、日增 而日增重在500~599g及6OOg1 ̄2 I-的奶牛年产奶量差异不 重、体尺等,国内外对这些因素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如 显著(P>0.05)。由此可以看出,日增重在400~499g的奶 国外有研究认为,大型品种牛初情期前日增重应控制在 牛产奶量较多。 500—750g,小型品种应控制在400g/El_l ;国内有研究认 表1不同日增重对奶牛第一胎产奶量的影响 为,母牛投产日龄处在704—800d是非常好的 ;多数研 究认为体尺性状与产奶量呈弱的正相关 。这些研究都 是从不同地区的具体材料出发而得出的结论,这些结论 是否适合无为地区的荷斯坦牛还尚未可知。为此,笔者 结合无为县实际,采用统计处理等方法研究了以上3个因 素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以期为无为地区奶牛场开展生 注: 表不差异显著(P<0.05), 表不差异极显著(P<0.01)。 2.2不同投产日龄对母牛各胎次305d产奶量的影响 产、管理、繁殖和配种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材料与方法 由表2可知,投产日龄在704~800d投产的奶牛第一胎年 产奶量比投产日龄在832~894d及895d以上的第一胎奶 1.1 牛群选择资料来源于无为县一奶牛养殖场,牛群 牛年产奶量较高,其中投产日龄在704—800d投产的奶牛 系谱档案选择有完整记录、健康无病的泌乳牛76头。 年与投产日龄在832—894d年产奶量相比,差异极显著 1.2产奶量统计统计泌乳牛1—3胎305d产奶量,不足 (P<O.01),895d以上投产的奶牛与投产日龄在832~894d 305d按实际产奶量计,超过305d超过的部分除去。 投产的年产奶量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投产日 1.3性状测量 日增重=(成年母牛估测体重一初生重)/ 龄的奶牛第二胎、第三胎产奶量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 投产日龄;体高:自肩胛骨最高点垂直到地面的高度(测 0.05)。由此可以得出,投产日龄对第一胎奶牛产奶量有 杖);体长:由肱骨前突起的最前点到坐骨结节最后内隆 较大影响,对第二胎次和第三胎次基本没有影响,其中投 凸间的距离;胸围:在肩胛骨后缘处作一垂线,用卷尺围 产日龄在704~800d的奶牛第一胎产奶量较高。 绕一周测量之;管围:前肢掌骨上1/3处的周径,用卷尺 表2不同投产日龄对各胎次305d产奶量影响 测量。 1.4数据处理数据经SAS系统软件,GLM过程处理。 投产日龄(d)头数(头) 一胎(ks) 二胎(ks) 三胎(ks)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日增重水平对305d产奶量的影响由表1可以 看出,日增重在400~499g、500~599g、600g以上的的305d 产奶量分别为(6 608--11 178.88)kg、(5 484±879.21)kg、 注: 表示差异显著(P<0.05), 表示差异极显著(P<O.01)。 (5 596+801.60)kg;日增重为400 499g的奶牛产奶量比日 2.3不同体尺对头胎产奶量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 增重在500g1 ̄2 ̄的奶牛产奶量较高,差异极显著(P<0.01), 随着体尺的增大,产奶量有不断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 作者简介:徐启明(1981一),男,安徽无为人,畜牧师,从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o14-o8—11 114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4,20(16) 著(P>0.05),说明体尺对奶牛产奶量影响较小。 表3体尺性状对头fl ̄305a产奶量的影响 怒 cm, 头 Kg J 量 体长(cm) 头数 (头) 3 (05d产奶量kg) ( 胸围cm) 头数 (头)  305d(产奶量kg) ( 管同cln) 头数 3 (头) 05d(产奶量kg)  125—135 25 5132 ̄518.37 145—155 l5 5680 ̄366.79 175—185 ll 5233 ̄629.31 17—18 15 5583 ̄789.14 136~145 >l45 31 20 5572+831.08 l56—165 6172 ̄716.30 >166 34 27 5526 ̄849.91 186—195 5697 ̄863.74 >196 40 24 5524 ̄812.14 18—19 5716 ̄349.78 >19 34 27 5617 ̄666.61 5641 ̄937.17 2.4各体尺性状间及头胎产奶量的表型相关为较弱的正相关。 由表4可 800d时是非常好的,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从互 相比较可以看出,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初步的结论。 以看出,荷斯坦牛主要体尺性状间以及与产奶量之间均 表4荷斯坦牛主要体尺性状间及产奶量的表型相关 (3)由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第一胎产奶量 有着很弱的正相关。而田可川、孙晓玉等[i-3]分别研究认 为,体尺性状与第一胎产奶量呈弱的正相关,虽然本文所 得出的相关系数与他们所研究的不同,但结果基本上是 一致的。可以认为通过体尺性状选择来提高第一胎产奶 量并非有效。 (4)由于选取材料有限等一些客观原因,本研究中日 注:X1为体商,x2为体长,X3为胸围,x4为管围,x5为产奶量。 增重的变动范围很小、组数少,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到研究结论。另外,日增重过低是否会影响奶牛的产奶 3结论与讨论 (1)由本实验得知,日增重对头胎产奶量影响很大,当 日增重处在400—499g水平上,产奶量明显高于其他日增 重水平(P<O.01)。潘军嘲等人研究认为:日增重的变化对 第一胎的产奶量有显著影响,这与本文的研究结果基本吻 合,而他们认为将日增重控制在555.4g时,产奶量最高,这 一量,本文尚未加以研究,今后这些都有待于作进一步的 研究。 参考文献 [11孙晓玉,韩广文,于盂虎,等.荷斯坦奶牛体尺、体重性状遗传参数 的估测以及产奶性能相关分析[J].中国奶牛,1993,3:39—40. [21潘军,姜立柱,杨运清,等.育成牛增重速度与产奶性能关系初探 【J1.中国奶牛,1993,1:45. 点与本文的结果还是不同的,可能是地区差异所致。 (2)从对无为地区某一养殖场的76头奶牛的资料分 [31田可川.奶牛产奶量与各数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1l.中国奶牛, 1993,3:46—48. 析可以看出,投产日龄在704—800d时,对一胎产奶量的 影响最大(P<0.01),对2 3胎无明显的影响(P>0.05)。 刘桂省等人 研究结果认为,母牛投产日龄处在704~ [41刘桂省,李德生,李世富.不同投产日龄母牛对各胎次体高、体重和 产奶量的影响[J].中国奶牛,1998,5:37—39. (责编:张宏民) (上接107页)设备、营销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 循、有据可依,促进苗圃生产规范化、管理制度化,实现苗 圃的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3.3加强政策资金扶持力度 国有苗圃应纳入城乡统筹 力发展名、特、优、新苗木生产,提高市场竞争力。 3.5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技术水平种苗产业是一项科 技含量很高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专业性强,因此, 要加快国有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重视科技在种苗 产业中的先导作用,加大导入。一是加大苗木花卉技术 人才的培训力度,优先安排科研项目和科技推广经费, 为国有苗圃干部职工开展育苗新技术研究和开发新产 品创造条件;二是注重科学技术的研究,引进项目既要 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范围,享受国有林场同等政策 和新农村建设相关优惠政策。按照属地管理,由政府根 据本地现代林业发展的需要,进行体制机制的创新改 革。建立林业种苗专项资金,每年安排一定金额的专项 扶持资金,用于苗圃危旧房改造、苗圃道路、排水设施、灌 溉设施、信息化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种质资源保护、林 木良种繁育、试验示范等项目补助。 3.4提高苗圃市场竞争力 一要加强内部管理,实行企 重视设备硬件的引进,更要重视技术、人才软件的引进, 并加以消化、吸收、创新;三是与科研教学单位广泛合 作,引进、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增强科技开发与创新 能力。 参考文献 f11潘百红.国营苗圃的可持续发展对策『J1.安徽农业科学,2007,22: 6977-6979. 业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在苗木生产、销售、技术、资金等 方面加强管理,把苗圃建设成为本地种苗生产的龙头企 业,起示范作用,从而辐射带动本地区种苗生产;二要优 化产品结构,苗圃培育苗木要有所侧重,与当地造林绿化 相结合,立足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实行“一圃一特色”,大 [2】覃英繁.广西国有苗圃的经营现状与对策【J】.广西林业科学,2001, 3:155-157. (责编:张宏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