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
顿号是用来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的标点符号,通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
1、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要用顿号。例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2、惯上不需要停顿的并列词语之间不加顿号。一般单节的并列词语之间不能用顿号。例如:兄弟要敬重父母。
3、多个并列词语,前面的之间用顿号,最后两个词语之间用“和”或“及”等。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及、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例如:义理、考据和辞章。
4、并列词语之间有问号或叹号的,不再用顿号。
5、句中概数的中间不用顿号。例如:你的年龄大概是十六七岁。(不能写成“十六、七岁”)离村三、四里外有一条小河。上例中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应用顿号隔开。【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之间要用顿号。例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6、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例如:他退休后生活很丰富,遛遛鸟呀,打打麻将呀,听听戏呀。
7、标题中有并列词语时中间不用顿号,可在并列词语之间空一格。
8、并列的词组比较长、停顿较大的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情况的了解,任务的确定,兵力的部署,军事和政治教育的实施,给养的筹划,武装的整理等等,都要包括在领导的工作之中。
9、并列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这个故事讲得真实,
动人。例如: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剔透〉,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的。
10、并列成分做状语,并列成分是介宾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他们[在朦胧的夜色中,在大青树下,在纺车旁边,用传统的诗一般的语言]倾吐着彼此的爱慕和理想。【注意】并列成分若都是单个词语或成语则用顿号。例如:我们应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消灭大国主义。
11、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并列成分是主谓短语,它们之间用逗号而不用顿号。例如:她衣服新潮,头发齐耳根长,走起路来风风火火,讲起话来大声大气。【注意】并列成分做谓语时,若共带一个宾语,并列词间用顿号。例如:今年我公司研制、推出了两款新车。
12、并列的词或词组作复指成分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顿号使用的十大误区
作为常用标点符号之一的顿号,在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频频亮相,也是平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重新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对顿号的用法作了如下解释: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顿号属于句内标点,顿号是用在并列词语之间的,它所表示的是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本文在此就顿号的使用作一整理,生活中关于顿号的使用有以下十大误区,应特别引起注意。
一、概数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无须停顿,中间不用加顿号。93年高考上海卷的“十七、八个人”,95年全国卷的“三、四里”的错误正在这儿!
例:他每天必须步行七、八里山路才能到学校。→删掉顿号
例:哪天我记不得了,我只记得他离开时大约是早上五、六点钟,天刚刚放亮。→删掉顿号
注意】相邻的两个数字而非约数(概数)之间要用顿号。如:三年级四、五班的学生。
二、分句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___是我们全班同学研究的榜样,他是那样刻苦、勤奋、严谨,永远值得大家研究。→严谨后面应用逗号
例:赶快跑、赶快追!马上要抓住它了。→赶快跑后面用感叹号
97年高考全国卷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主谓俱全的短句,也不是句中词语的并列,中间不能用顿号,应改为逗号。
三、不同类别的词语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她喜欢吃蛋糕、冰淇淋、巧克力、糖果。→冰淇淋后面应用逗号
四、同类别的词语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我家里有两只猫、三只狗、四只鸟。→猫、狗、鸟之间应用逗号
五、同一性质的形容词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他的脸色苍白、惊恐、痛苦。→删掉顿号
六、同一性质的副词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他跑得快、稳、远。→稳后面应用逗号
七、句子成分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他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聪明、勤奋之间应用逗号
八、不同句子之间不可使用顿号
例:他是一个聪明、勤奋的学生。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聪明、勤奋之间应用逗号
九、句子中的“和”不可与顿号搭配使用
例:他喜欢吃苹果、香蕉、橘子和梨。→橘子和梨之间应用逗号
十、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时,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在顿号使用过程中,有许多容易出错的情况。了解这些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顿号的用法。在高考试题中,关于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在复和应试中,我们需要将对标点的运用与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
有些情况下,我们容易在使用顿号时出现错误。比如,在列举事物时,最后一个事物后面不需要加顿号。此外,在使用“不仅……而且……”这种结构时,两个并列的成分之间需要加上顿号。在复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这些情况,避免在考试中犯错。
在复过程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到高考试题中标点符号的测试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因此,我们需要将对标点的运用与对文意和语气等的理解分析结合起来,结合语境来判断标点运用的正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考试中正确地运用顿号,得到更好的成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