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百家姓》的次序不是各姓氏人口实际排列,而是因为读来顺口,易学好记,那么你对于姓氏的来源好奇吗?下面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百家姓中关姓和蒯姓的来源资料”,欢迎阅读与借鉴!
关姓的来源
关(Guān)姓出自颛顼后裔董父为帝舜养龙,被封为豢龙氏,上古时豢、关二字同音通用,所以后来又写作关龙氏。得姓始祖:关龙逄。夏朝末代皇帝桀在位时任大夫,是古代豢龙氏之后。相传他直言敢谏,为桀忌恨。后桀作酒池,淫湎放荡,荒于政事,他极力抗辩劝阻,被桀囚禁杀害。后世史学家认为关龙逄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忠臣。后世子孙也以以此为荣耀,并尊关龙逢为关姓得姓始祖。 关氏祠堂对联资料 崇文威德陇西郡; 震古铄今忠义堂。
——全联典指关姓的郡望和堂号。 英雄义结桃园榭; 歌妓情留燕子楼。
——上联典指三国·关羽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下联典指唐代著名歌妓关盼盼,徐州人,能歌善舞,贞元年间被尚书张愔纳为妾。张愔死后,她一个人住在彭城旧居燕子楼,十五年不嫁,后绝食而死。
曾与白居易有诗唱和。 善音律而通历数; 熟经书以解疑难。
——上联典指北宋丰县知县关景仁,关鲁的儿子。多才多能,乐器、法令、历法、数学、书法、绘画,无所不通,尤其擅长写诗。下联典指南朝·宋河东名人关康之,少时发奋读书,后弃绝人间一切琐事,四十年不出门。对于经籍的疑难问题,多有论述解析,重点攻《左传》、《毛诗》。 已斋叟新声度曲; 员外郎玉牒求贤。
——上联典指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号已斋叟。所作杂剧有《窦娥冤》《拜月亭》等六十余种,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性格鲜明,剧本情节生动,曲祠本色而精练,对元杂剧及后来戏曲的进展起了很大作用。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下联典指唐代宰相关播,由宰相杨绾、常衮推荐为都官员外郎,历吏部侍郎、刑部尚书。“玉牒”,指记载帝王谱第、历数及政令沿革的书。 提督精忠查鸦片; 水师壮烈卫国门。
——全联典指清朝苏淞镇总兵、江南提督关天培:江苏淮安人。一八三四年任广东水师提督,协助林则徐查禁鸦片,加强海防。鸦片战争时,率部死守,壮烈牺牲。著有《筹海初集》。 关怀国事,忠贞向党;
顺应民心,团结抗倭。
——此联为碎锦格嵌名联题中共高级将领关向应。关向应辽宁金县人。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120师政委,与贺龙一起开辟了晋绥抗日根据地,1946年病逝,享年42岁。 附: 忠昭日月; 义薄云天。
——佚名撰关姓宗祠联。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大将关羽。 正气钟灵开正觉; 神明普佑显神功。
——清·乾隆题北京中南海关帝殿。 独往独来,为英雄本色; 大仁大勇,真圣哲楷模。
——于右任题台湾省屏东关帝庙。(关羽的大仁大勇英雄本色,不仅影响海峡两岩人民,而且在东南亚、欧美华人中也有较大的影响。在海外,有的华人团体、华人家家庭还供奉着关羽的塑像。) 山别东西,前夫子、后夫子; 圣分文武,著春秋、读春秋。
——原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题台湾省新竹关帝庙。 浩气丹心,万古忠诚昭日月; 佑民福国,千秋俎豆永山河。
——清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题北京地安门关帝庙。
异姓胜同胞,笑他人同胞异性; 三分归一统,恨当年一统三分。
——佚名题云南省石屏关帝庙。(此联也是劝勉联。联语以历史的阅历告诉人们,兄弟的团结,国家的统一,是治国齐家的永恒主旨。) “忠义”二字团结了中华儿女; 《春秋》一书代表了民族精神。
——此联为中国国民党元老右任题马来西亚某关帝庙。 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 赤面表赤心,满腔存汉鼎三分。 ——佚名题山西省解县关帝庙春秋楼。 拜斯人便思学斯人,莫混账磕了头去; 入此山须要出此山,当仔细扪著心来。
——周栎园(周亮公)题浙江省仙霞岭关帝庙。(此联也是一副劝人警世联。联语警醒人们:做人要忠诚,拜佛要虔诚。) 志扶汉室,威震华夏,忠义凛然参天地; 痛失荆州,兵溃麦城,成败岂足论英雄。 ——张文华题题湖北省当阳麦城遗址。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光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罗贯中《三国演义》赋玉泉山关圣庙。 若傅粉、若涂朱、若泼墨,谁言心之不同如其面; 为君臣、为兄弟、为朋友,斯诚圣不可知之谓神。
——佚名题江苏省南京三圣庙(庙祀刘备、关羽、张飞)。 生蒲州、长解州、战徐州、镇荆州,万古神州有赫; 兄玄德、弟翼德、擒庞德、释孟德,千秋智德无双。
——佚名题湖北省当阳关陵。当阳关陵,是埋藏关羽身躯的地方,中国三大关庙之一。
数定三分,扶炎汉平吴削魏,辛苦倍常,未了一生事业; 志存一统,佐熙明降魔伏虏,威灵丕振,只完当日精忠。 ——明朝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题福建东山关帝庙。(此联赞扬关羽成佛封神后,仍然佑国护民,完善自己忠义的品格)
威名满华夏,真义士,真忠臣,若论千载神交,合与睢阳同俎豆; 戎服读春秋,亦英雄,亦儒雅,试认九霄正气,常随奎壁焕光芒。 ——清·俞樾题安徽省歙县关庙。
力扶汉鼎、首闻麟经,秉忠义伐魏拒吴,统南北东西,四海咸钦帝君仙佛;
气禀乾坤、心同日月,显威灵伏魔荡寇,合古今中外,万民共仰文武圣神。
——佚名题山西省解县关帝庙。 蒯姓的来源 一、寻根溯祖
1、商代时有蒯国(在今河南洛阳市西的蒯乡)。国人后来以国名为姓,称为蒯姓。
2、周穆王时有蒯伯棨。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名得,受封于蒯
3、出自春秋时期的卫国,是卫灵公之子卫庄公的后代。卫庄公名叫蒯聩,他当太子的时候,曾经想刺杀灵公的夫人南子,失败后出奔晋国,后回卫国,被良夫、孔悝立为卫君。后为晋军所破,被杀。蒯聩的后代子孙以祖上的名字命姓,称蒯姓。 二、郡望堂号
辅国堂:南朝宋时蒯恩官拜龙骧将军。他胆力过人,伐广固,斩徐道复,袭金陵、伐蜀、讨司马休之,战功累累,封新宁县男。武帝北伐时,留他在京保卫太子,命朝士与他相交。他更加谦虚谨慎,对待部下官兵宽厚仁爱。历官辅国将军,淮陵太守。
襄阳郡:东汉建安十三年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北省襄樊一带。 三、历史名人
蒯 祥:明代营缮。官至工部侍郎,食俸一品。自永乐至天顺,举凡内殿陵寝,都是他营缮的。他能用两支手各握一支笔画龙,合在一起象一条龙一样。皇帝每每称他为蒯鲁班。
汉代有官吏蒯撤、名士蒯通,唐代有诗人蒯希逸,宋代有进士蒯憩,明代有建筑师蒯祥。 蒯氏祠堂对联资料
蒯(Kuǎi)姓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蒯地是晋国大夫蒯得的封邑,他的子孙即以蒯为姓,而称蒯氏,蒯氏后人奉蒯得为蒯姓的得姓始祖。 源承姬姓; 系启春秋。
——全联典指蒯姓的源流。 义门德政襄阳郡; 世代贤声辅国堂。
——全联典指蒯姓的郡望和堂号。 太守横江设馆; 殿中庐阜穷经。
——上联典指南朝·宋淮陵太守蒯恩,历官辅国将军、,曾在黄州建横江馆。下联典指北宋殿中丞蒯鳌,少年时为孤儿,家中又贫穷,后立志读书,善于写文章,以廉直自励。晚年隐居庐山(庐阜),以读书自娱。
计谋一品助韩信; 画合双龙胜鲁班。
——上联典指汉朝谋士蒯通:当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时,他活跃于政界,为人出谋划策,以口才好和计谋高闻名天下。淮阴侯韩信用其计而定齐地。下联典指明代工部侍郎蒯祥,自永乐至天顺,凡内殿灵寝,皆其营缮,以两手握笔画双龙,合之如一。帝每以“蒯鲁班”之称。 附:
恩感风雷皆变化; 诗裁绵绣借光辉。
——此联为唐代诗人蒯希逸《和主司王起》诗联句。 慷慨为怀,不惜龙池送友;
忠贞事主,敢言跖犬吠尧。
——佚名撰蒯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代进士蒯甜事典。下联典指汉代官吏蒯撤事典。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