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技术与管理 1 44 Energy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14年第39卷第6期 V01.39 No.6 3.2热储层条件 盆地内位于盖层之下的由奥陶系一震旦系碳 酸盐岩组成的“岛丘”,岩溶裂隙发育,为盆地内的 主要热储层。从区域地层含水层情况来看,本地区 奥陶系中、下统与华北地层区一致,普遍为岩溶裂 隙发育的碳酸盐岩,富水性好。寒武系上统多为薄 层灰岩,岩溶发育程度相对较弱;中寒武统张夏组 厚度约250 m,CJ一2孔钻厚约320 m,由厚层灰岩 所组成,岩溶发育程度高,为良好的岩溶含水层。 震旦系魏集组一张渠组、九顶山组、赵圩组等碳酸 盐岩地层,也为较好的岩溶裂隙含水层,cJ一2孔 601.70 in起在九顶山组下段揭示的最大溶洞高度 3.6 In,只是在推覆体下盘的深部,裂隙发育相对 较少,岩溶发育程度可能相对较弱,CJ一2孔分段 抽水试验结果说明了盆地外推覆体下盘的下构造 层涌水量明显减少,只是张夏组整体在第3层段 抽水时被套管阻隔,富水性未能反映,如表1所 示。但是,在盆地内,由于火山热动力活动,碳酸盐 岩“岛丘”裂隙发育程度将得到提高,富水性应随 之而提高。 表1 盆地内以往探井抽水试验成果 CJ一 全孔 55.70 131.58 z.379㈣s t寨垩系。侏罗 。一s … 顶 c卜z z 。一s… 。, 奥 s ㈣306.23 2.38 o—o 3.3地温场特征 据CJ一1、CJ一2井测温资料H],盆地内的CJ一1 在1 300 m以浅,平均地温梯度1.74℃/hm,属于 地温正常区,1 300~1 600 m rll平均地温梯度 2.53 ̄C/hm,地温梯度显著增高;1 600 In以深地热 异常明显,1 600 in地温达46.8℃,1 655 In为 52.7℃,地温梯度达10.73℃/hm,深部地热异常显 然与火成岩有关。盆地东侧盆地外的CJ一2井,在 1 640 m以浅,平均地温梯度1.72oC/hm,属于地温 正常区;1 640~1 660m地温突变,由36.9℃突变为 38.5 ̄C;1 700 In以深地热异常明显,平均地温梯 度4.30 /hm,2 028 113地温达53.9℃。两井相比, CJ一1井盆地外的C卜2井深部地温及梯度变化明 显小于盆地内的CJ一1井,主要是盖层条件及深部 热源的差异。CJ一2井的异常深度与CJ一1井相近, 应为盆地内热源侧向传导结果。 3.4盆地内地下水补给条件 潘塘盆地周边为丘陵高地接受大气降水的天 然补给区。盆地西缘以F60断裂为边界,该断裂走 向延伸约40 km,并与多条晚期NW向张性导水 断裂相连通,加之NW向断裂的多期活动,裂隙系 统较为发育,形成了向盆地深部含水层的良好补 给通道。盆地基底主要由碳酸盐岩地层所构成,并 发育推覆断层,裂隙甚为发育。盆地内的内碳酸盐 岩“岛丘”原本由断裂构造所分割,进而为火山岩 所包围,火山活动势必提高了原本裂隙发育的碳 酸盐岩岩层的裂隙率;后期断裂构造的进一步活 化,增强了裂隙系统的连通性,从而为盆地内深层 地下水及热源的循环、传导提高良好条件。 3.5以往成井未获地下热水的原因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潘塘盆地具备找寻地下热水 的良好条件,但以往施工的CJ一1、CJ一2两井未获 热水的原因不难看出:CJ一1井终孔于火山熔岩 中,裂隙不发育,未进入理想的碳酸盐岩热储层, 只能是有热无水;CJ一2井施工于盆地之外,虽然 涌水量大、水质好,但不具热盖层和热储条件,远 离热源,只能是有水不热。 4热储靶区预测及下步井位建议 分析潘塘盆地地热条件认为,潘塘盆地找寻 地热应把握下列要素:①立足于盆地内,而不是盆 地外。纵然盆地西侧向斜构造下部可能存在的推 覆断层下盘也可能存在一定的有利空间,但不能 排除类同CJ一2井有水不热的风险。②较有利地层 应是奥陶系、寒武系中统张夏组一上寒武统、震旦 系张渠组一九顶山组。盆地基底推覆断层下盘热 储,从成井合理深度考虑,应以张夏组为主要目 标,兼顾上寒武统及奥陶系中下统。③成井瞄准碳 酸盐岩“岛丘”。由于盆地内多个火山通道分割了 碳酸盐岩热储层为多个“岛丘”,故而,盆地内的理 想热储应为各个“岛丘”中张夏组一上寒武统层 位。奥陶系所处深度不足,热度有限;推覆面之下 的震旦系如岩溶裂隙发育,也应属于较好的储水 部位,但其埋深大,即使储水较好,成井深度也将 增大。④由此,于盆地内圈定了A、B两个热储靶 区。其中A靶区以废黄河断裂带为界分为两个片 区,南区分布于徐州市新城区行政中心南侧大王 2014年12月 D一,2014 宗德林,等徐州潘塘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分析及热储靶区预测 145 庙一柳集一棠张一杜庄一线,面积约26 km ,北 区分布于金庵东北的大李庄、后庄一带,面积约 5.1 km ;B靶区位于杨洼水库西南一线,面积约 往勘查施工的两眼勘查井位未布施于有利部位。 本文圈定了两处热储靶区,提出了井深为1 850~ 2 500 m的多个井位,预期可获得50—77℃乃至更 9 km ,如图1、2所示。各靶区埋深、预计成井深度 及出水温度预测如表2所示。相对而言,A靶区处 于徐州市新城区建设热点地区,如能探获地热资 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条件优势,易得到较好利用。 ⑤靶区热储成井施工井位初步建议如图1、2所示 高温度、涌水量l 000 m3/d的地下热水,同时对后 续勘查、成井提出了建议。提出的热储靶区位于徐 州市新城区建设热点地区,如能获得突破,地热资 源开发利用外部条件甚为优越。 [参考文献] 位置。为降低成井风险,宜于成井施工前先用可 控源大地音频电磁法测量或其他有效的电法手段 对目标热储作进一步控制。 表2预测热储靶区要素一览表 靶区编号 A 1 280~2 230 2 000~2 500 [1]房尚明.徐州市等4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地质 部份)[R].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局,1984. [2]黄以超.徐州市潘塘盆地地下热水资源论证报告JR]. 徐州: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1998. B 970~2 000 1 850~2 300 [3]王维屏,中国北方岩溶地下水资源及大水矿区岩溶水 的预测、利用与管理研究[R].南京:江苏省地质矿产 局等,1989. 热储层位 顶面埋深/m 下奥陶统一中寒武统下奥陶统一中寒武统 预计成井深度/m 预期出口温度/0C 预计出水量/(mS/d) >62 1 000 50~77 10 000 [4]刘向阳.江苏省徐州市潘塘地热资源勘查总结报告[R]. 邯郸: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第一勘探局地质勘查院, 2004. 注:预期出口温度按cJ一1井1 600 m、地温46.8 oC、5%/hm梯 度、5 ̄C降温损失估算;预计出水量按浅层水源地1/3涌水量计。 [作者简介] 5结论 宗德林(1962一),男,高级工程师,学士,主要从事地质 矿产勘查工作。 『收稿日期:2014—10—26] 潘塘盆地具备良好的地热地质条件。前人以 (上接第1 19页) 从图1结构可知,挡板设在上方,为单向开 4应用效果分析 该挡煤装置和稳煤装置于2010年6月在贵 州兴隆煤矿进行工业性试验,经过4个月的装载 启,不能随着煤块转动,通过旋转轴与挡煤架联 接,设备正常工作时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挡板结构 为钢板与聚胺脂板的结合,一旦有大块物料向下 滚动,聚胺脂板起到缓冲减速的作用,既不会挡住 物料,又能让大块物料减速通过。 从图2结构可知,每个稳煤装置上装设4.5 1TI 运行,到2010年9月底累计运煤矸4.53万t,在 各种装载量和起制动情况下,物料运行平稳,解决 了大倾角皮带运输滚料的问题,目前皮带运输该 机运转性能良好。 长的PVC胶带,覆盖在物料表面,增加物料下滑 阻力,强制物料处于间歇稳定,改善运行工况,可 以有效防止大倾角下运物料滚落,其下运带式输 送机装载截面如图3所示。 5结语 DTC100/30/220X型一26.5。大倾角下运带式 输送机挡煤装置及稳煤装置的成功研制及应用, 解决了我国当前大倾角带式输送机下运滚料的技 术难题,为煤矿井下开拓、开采方式和斜井运输方 案的合理选择提供了条件,也对其它行业的生产 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徐建新(1964一),男,高级工程师,本科学历,长期从事 机械设计、制造及现场服务工作。 『收稿日期:2014—09—10] 图3下运带式输送机装载截面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