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来源:年旅网
1. 举例说明在经济学中流量和存量的区别和联系,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答:存量指某一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 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2. 简述乘数效应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

答:乘数效应(Multiplier Effect)是一种宏观的经济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

所需条件:1,经济中存在生产力的闲置(失业、开工不足)

2,价格水平不变(工资不变、物价不变)

3,在既定的价格水平上,总供给无限

4,由于总供给无限,均衡水平由总需求决定——总需求分析法

3.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而小于1

答:错.

a)边际消费倾向=总消费变动/总可支配收入变动.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0<MPC<1是对的.

b)APC是消费占收入的比例,平均消费倾向=总消费/总可支配收入.APC>MPC

当消费大于收入时APC>1

当消费和收入相等时APC=1

4. 简述影响财政挤出效应的因素。

答:影响挤出效应的主要因素:支出乘数的大小、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

其中,支出乘数、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及投资需求时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与挤出效应成正比,而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则与挤出效应成反比。在这四因素中,支出乘数主要决定于边际消费倾向,而边际消费倾向一般较稳定,货币需求对产出水平的敏感程度主要取决于支付习惯,也较稳定,因而,影响挤出效应的决定性因素是货币需求及投资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

5. 为什么总供给曲线可以被区分为古典,凯恩斯和常规这三种类型?

答:总供给曲线的理论主要由总量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理论来反映。在劳动力市场理论中,经济学家对工资和价格的变化及调整速度的看法是有分歧的。

古典总供给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没有阻力,在工资和价格可以灵活变动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能够得以出清,这使经济的就业总能维持充分就业状态,从而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经济的产量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的产量或潜在产量水平上。因此,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

平的垂直线。

凯恩斯的总供给理论认为,在短期,一些价格是有黏性的,从而不能根据需求的变动而调整。由于工资和价格黏性,短期总供给曲线不是垂直的。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是一条水平线,表明经济中的厂商在现有价格水平上,愿意供给所需的任何数量的商品。作为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基础的思想是,作为工资和价格黏性的结果,劳动力市场不能总维持在充分就业状态,由于存在失业,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所需的劳动,因而他们的平均生产成本被认为是不随产出水平变化而变化的。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古典的和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分别代表着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两种极端的说法。在现实中,工资和价格的调整经常介于两者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量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延伸的,这即为常规的总供给曲线。

总之,针对总量劳动市场关于工资和价格的不同假定,宏观经济学中存在着三种类型的总供给曲线。

6. 简述平衡预算财政管理思想的缺点以及功能性财政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平衡预算财政管理思想在理论上近乎完美,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也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无法实现。 功能性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它认为,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实现收支平衡妨碍正常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7. 简述凯恩斯消费函数的特征

答:它在图像上表现为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凯恩斯消费函数: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增加的幅度不及收入增加的多。其特点为:认为消费取决于当期的收入水平,现期收入是消费的决定性因素。

8.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

答:(1)再分配效应:①降低固定收入阶层的实际收入水平(累进所得税),②牺牲债

权人的利益而债务人获利③助长投机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

(2)产出效应:①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刺激就业②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会导致产出水平的下降③超级通货膨胀产出减少,经济趋于崩溃

(3)对利率的影响:促使利率比上升弥补通货膨胀的损失

(4)对税收的影响:名义利率提高,税收增加,纳税人可支配收入进一步减少

(5)对社会的影响:心理损害、社会不稳定

9. 简述奥肯定律的主要内容及其启示

答 主要内容:

(1)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2)相对于潜在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实际失业率就会比自然失业率上升1个百分点。

启示:奥肯定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实际GDP

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升.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那么,该经济社会的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

10. 简述成本推动型通胀的成因

答:一,工资推进,工资率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工会力量存在,提高工资,以致产品成本增加,物价上涨

二,利润推进,原因在于不完全竞争力垄断企业操纵市价,减产增价

三,商品推动,生产中投入的能源和原材料价格涨,使成品价格涨,引发通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