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就是对自然景象、建筑工艺等景物的描写。描写景物,要有条理,就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或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或从整体到部分,或从部分到整体,或按游览景物的线路,或按景物的类别,或按观察点的变换顺序等依次观察,有条理地描写。因此,我们进行写景作文时,要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尤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具体地、细致地、有条理地描写,同时注意景物的动态和静态,恰当地进行合理想象,表达出自己对景物的思想感情。
写景作文的基本写法:
1、①交代观景的时间、地点。
②总写景物的特点或感受。
2、有条理、有重点地描写景物的特点。 3、①总结全文,抒发感情。
②照应开头或题目。 做好描写景物的“五个结合”,这样才有利于写作技巧的快速提高,下面我们来重点了解一下。
一、“虚”要与“实”结合
“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二、“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四、“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五、“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游长江
在暑假的一天里,我的妈妈带我去长江玩一玩。
第二天,我们来到长江。我早早就起床了。早晨,江面上升起了一层如纱一般的薄雾,绣过这层薄雾我看了长江正在缓缓地流淌着。这时候的长江还在沉睡着。我呼吸着早晨的空气,使我一阵清爽。
中午,还在沉睡着的长江醒了起来。这时候的长江开始忙了起来。水流得很急,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小男孩把一个个旋涡卷了起来。长江有时也会唱歌,你听那啪啪的响声这就是长江得意的杰作。
到了傍晚,太阳下了山,给江面铺上了一层金黄色。我站在船上观赏那美丽的黄昏,突然一个小弟弟问我:“大哥哥,是谁给长江铺上了金黄色?”这时,忙碌的长江似乎感到了一 丝疲倦。
听当地人说长江白天的景色比不上长江夜晚的景色。夜晚降临了,漆黑的天空上挂着一轮皎洁的 圆月倒映在长江里,也是那么圆那么百好像长江也有一个圆月一样。美丽极了 深夜,奔腾了一天的长江渐渐平静了下来。在那美丽的月光下,显得十分宁静。 如今我还想去那美丽的长江玩一玩。
- 美丽的滨江路
周末,我们一家人来到滨江路,来享受春天给予人类的恩赐。
早上,旭日东升。滨江路两边的人行道上,有很多人在散步。水里的鱼,也早早起来凑热闹。它们不时跃出水面,听到水声,一个银亮的物体在水面上一闪,瞬间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中午,太阳高照。一阵微风吹来,沙沙沙,那是大树在唱歌。花儿们争奇斗艳,在迎春花的指挥下尽情舞蹈。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看着眼前的美景,笑弯了腰。嫩绿的格外嫩绿,金黄的格外金黄„„风在动,云在动,花在动,草在动,我的心也在动。望着眼前滚滚的长江水,我仿佛觉得自己就是一朵浪花,在阳光里翩翩起舞。
晚上,整个滨江路变成了灯的海洋。来来往往的汽车,似银河从天而降,草坪灯,礼花
灯,装点着这美丽的滨江路。天上人间,恍惚迷离,多么像仙境啊! 看看,看着,心,又是一动!
美丽的滨江路
重庆市忠县城,有一个很美丽的地方——那在就是滨江路。那里花木丛生、枝叶茂盛、鲜花盛开。
春天,小草绿了,地上像铺满了几层绿地毯。树枝发芽了,杜鹃花争奇斗艳的开放了,你看它那花朵有红的、有白的,三朵一群、五朵一簇,把滨江路装点得艳如红霞,美丽极了。栀子花也开得绚丽多彩,散发出浓烈的香味,遍地的野花,星星点点,有淡黄色,粉红色,金黄色,竞相开放,花香四溢。
夏天,绿树成荫,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排排的柳树,像一排排站岗的仪仗队,它们撑开双臂,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为人们遮风挡雨。人们在绿荫下,有的散步,有的跳舞,有的练太极拳,还有的打羽毛球,非常热闹。
秋天,很多树叶变得枯黄了,一阵微风吹来,叶子一片一片的像降落伞一样慢慢的飘落下来,落在地上金灿灿的,地上像铺满了一层金地毯。只有桂花树还那样翠绿,满树金黄细小的花儿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使人久闻不厌。
冬天,所有的花都不知躲哪儿去了,只有腊梅花还是那样的坚强,那样的勇敢,它和一场大雪比谁厉害,没想到大雪居然输给了腊梅花。所以有一位诗人就说:“墙角数枝梅,凝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真正含义啊!
滨江路的景色四季如画,我爱美丽的忠县,更爱那美丽的滨江路。
滨江路夜景
春天的一个傍晚,我和妈妈吃过晚饭,就来到滨江路散步。
天色已暗,天空黑漆漆的。我看河对面的山,“山呢?”我不禁问自己。仔细看看,才发现,山是那么暗,似乎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的黑色轻纱,山是天,天是山,山逐渐隐入黑黑的天空。对岸犹如一个梦境。
往东走一点,再看大桥,长江大桥的灯光,倒映在水上,好似一段五彩斑斓的丝绸在水面沉浮飘动。
江上,一盏盏航标灯相继亮了起来,红、绿映在水中,随着航标船的上下浮动,这些圆圆的灯光在水中一上一下。这些倒影和霓虹灯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的水景画。这时,一艘货轮开过,船上的灯光映在水中,像一颗颗珍珠在水中缓缓地移动。
这时的天,已伸手不见五指,若不是借助人行道和船上的灯光,船开过我都不会有所察觉。再看看滨江路上,人们在路上悠闲地散步、聊天,或许还会憧憬未来吧?一阵微风吹过,缀满绿色小芽的柳枝拂过大家的脸颊,让人“柳枝抚得行人醉,直把忠县作杭州”!
我恋恋不舍离开滨江路。这迷人的夜晚已深深印在我的心中。
游石宝寨
柔和的阳光普照大地,路旁的花儿争相开放,一辆大巴车在公路上飞驰,大巴车上不断传出嘻嘻哈哈欢笑声和优美的歌声,是谁这么高兴呢?原来是补习班的同学要去石宝寨游玩呢!经过了两个小时的行程,我们就来到了目的地。一下车,一阵和旭的微风轻轻从我身上吹过,一路上的疲倦立刻灰飞烟灭,感觉万分的舒坦。
走进石宝寨,我不由自主地赞叹了一声:“石宝寨真奇呀!”有位诗人曾经这样赞美它“南天宝玺镝江秋,巧叠精雕十二楼”。传说石宝寨是无钉建筑,全
寨上下没有一颗钉子,起初我还不相信,可是我昨天亲眼目睹了寨上十二楼都没有钉子。在山顶上修建了三殿两厢房,有殿,正殿,有后殿,有若兰洞。全寨被长江水围绕着,形成了一个“盆景”,因此才有了“江上明珠”之美称。 我望着石宝寨的山山水水心里默默地说了一声:“石宝寨真秀呀!”石宝寨共十二楼,高56米,原建9层,含“梯云直上九天”之意。在寨门前有“直上云霄”的字样,每一层楼都有古人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流米洞,巴曼子刎首保城,张飞义释严颜,巾帼英雄秦良玉等故事。寨顶上有一个1200平方米的石坝,从这儿浏览长江景象,有一种身处云霄之感。每踏上一层楼心中就有一种仿佛回到了古代的感觉。
我站在石宝寨的寨顶望着湛蓝的天空,心中赞叹道:“石宝寨真高呀!”李白的诗中“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似乎就是它的写照。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傍晚,我和同学们都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石宝寨。
游橘园
春华秋实,秋天,是果实压满枝头、万紫千红的丰收季节。
星期天,我们全体同学沐浴着阳光,伴着晨风去采摘金秋的果实。 在车上同学们都兴致勃勃地唱着歌,议论着桔园是什么样子的,还有的同学说:“我到那儿一定要摘好多桔子。”
没一会儿,我们就到了桔园,我立刻被这里的美景惊呆了。极目远眺,四周都是金灿灿的一片。近看,橘子树都被累累的果实压弯了腰,接着老师问我们这一个个小桔子都像什么?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回答着。有的说像一个小小的乒乓球,有的说像一个小小的弹弹球,还有的说像一个小桔灯。大家回答的五花八门,讨论完了以后。采摘就从这里开始了。桔子挂在枝头上,同学们看了眼馋极了。可是要把它们摘下来也是有讲究的。老师语重心长的说:“摘桔子可不能用手摘,如果用手摘,第二年就不会长桔子了。”老师继续说“要用剪刀剪下来,第二年又会长出新的果实。”于是,我们按照老师的说法摘桔子,没费多大功夫,好多好多桔子就装进了我的口袋。我挑了一个桔子剥开皮尝了一口那味道酸酸甜甜的真好吃,特别是自己采摘的桔子更香更甜。后来我们把各自的桔子拿出来,比一比谁的桔子更香更甜,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
啊!多么美好的季节,多么可喜的收获。这天,我们在美丽、富饶的桔园里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品尝到了收获的喜悦。这在我的记忆中摸上了浓浓的一笔,它使我忘不了。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