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教案要求

教师教案要求

来源:年旅网
教师教案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要求

一、备课的意义和依据 1. 备课的意义

1.1 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活动的各环节,加强教学计划性

包括: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教具等,为成功教学设计蓝图。

1.2 有利于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 1.3 有利于加强教学的预见性

通过备课可以使教师充满自信的进行教学,并且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2. 备课的依据

2.1 以教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2.2 以教学目标为指向 2.3 以教学对象的需要为落脚点 2.4 以教材内容的规定为基础 2.5 以教学经验为借鉴 二、备课的内容及程序 1. 备学生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满足学生要求是备课首要考虑的事情。学生学习的需要有:求知的需要;情感的需要;表达的需要;应用的需要;预期和未来的需要5方面。 备学生的内容包括:

1.1 了解学生在接受新学习任务前的预备状态

包括已掌握了哪些知识、技能,心理动作的成熟度等,可以通过座谈、询问、发放调查表、小测验和日常观察来完成。

1.2 了解学生对新的学习任务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对学生参与活动的设计) 教师可以通过调查学生获取生物学信息的渠道、个别交谈、设计课堂询问和与相关课程老师交流等来完成。

1.3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情感态度

主要是指了解学生的学习愿望、毅力、动机、兴趣等。 1.4 了解学生对学习新任务的自我监控能力

主要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方法、策略等行为倾向,把学法备入教案中。

2. 备任务

2.1 明晓学习任务的类型

学习任务的类型可分为:知识领域;动作领域;态度领域。将任务进行归类,有利于新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类型,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 2.2关注学习任务的基本环节

a、 从整体上领会教材的设计思路 b、 从结构上分析教材的教学主线 c、 从内容上分析教材的逻辑体系

d、 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分析教学的重难点 e、 分析教材联系实际的因素 f、 分析教材的育人因素

2.3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a. 学校资源 b. 社区资源 c. 家长资源 d. 媒体资源

3. 备目标

深刻领会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 备目标的几点要求:

a、 目标全面 b、 目标明确 c、 目标难度适中 d、 目标要有弹性 e、 目标便于检测

4. 备检测

检测是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检测学生学会了什么,学到何种程度,判断教学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5. 备过程

教学过程是形式多样,它的设计就是对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的方法,对教学的内容、策略、教具、环境和教学时间等进行安排。

5.1 设计课堂教学的操作程序 5.2 确定教学措施 5.3 创设学习环境 5.4安排教学时间

a. 整体时间分配 b. 课时分配

c. 教学内容的时间分配 d. 保证学生实际的学习时间 e. 防止教学时间的遗失

三、教案的编写与范例

《xxxxxx》教案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中文名称 适用专业 总学时 先修课程 xxxxxxx xxxxxx 课程类别 英文名称 开课单位 学 分 后续课程 xx xxxxx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二、课程教材: 三、教学对象:

四、主要参考资料: 五、教学特色

(如讲座安排计划,或其他有别于正常教学方法的能反映教师教学的特色安排)

如无,可略

六、课程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七、其他说明 八、教案

1. 教案的内容:教学课题(以章为单位撰写) a. 教学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b. 教学重难点(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c. 教学时数(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安排) d. 教学方法 e.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可多样,具体的写法主要因人而异,常见的形式有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图文式等,也可几种形式综合使用。

可写出教学每个环节的讲解思路(简案),也可以是教学中要讲述的所有内容(详案)

2.教学后记

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心得的总结,为下次教学提供改进的思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