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1和3相反: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天经地、义南辕北辙、左顾右盼、 2和4相反:反败为胜、弄假成真、惊天动地、虎头蛇尾、取长补短、口是心非 1和2相反:黑白分明、左右为难、生死离别、喜怒无常,轻重倒置 3和4相反:不相上下、举足轻重、颠倒是非、礼尚往来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关于动物的成语:走马观花、叶公好龙、快马加鞭、鸡鸣狗盗
狼吞虎咽、兔死狐悲、生龙活虎、龙飞凤舞、 虎头蛇尾、 羊入虎口、谈虎色变、鹤立鸡群
描写花的成语:万紫千红、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百花争艳、春花秋月、花枝招展
(左)邻(右)舍 (左)顾(右)盼 ( 大)材(小)用 大(公)无(私)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争(先)恐(后) 转(败)为(胜)
1
关联词语:
1、表示转折: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尽管)„„但是„„、竟然
① 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② ③ 2、表示假设: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常见的关联词语是:如果„„就(那么、那、便、那就)„„、即使(就算、纵然、哪怕、即便、纵使)„„也(还、还是)„„,再„„也„„。
① ② 3、表示因果:前面分句说明原因,后面分句说出结果,可分为说明因果和推论因果。说明因果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分句说明由这个原因产生的结果,因和果是客观事实。常用关联词有:因为(因)„„所以(便)„„,由于„„因而„„,既然„„就„„。 ① ②
2
4、表示条件:前一个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一个分句说明这个条件一旦实现所要产生的结果,分为充分、必要、完全等三种类型。常见关联词语有:只要„„就„„,只有„„才„„。
① ② 5、表示并列:„„又„„又„„ 、„„一面„„一面„„ ① ② 6、表示承接:„„一„„就„„
① ② 7、表示递进:……不但……而且……
① ② 8、表示选择:„„不是„„就是„„
① ②
3
改换句式:(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 (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 (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
一、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例: 例:浏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 浏览了长城,我怎能不受到教育呢? 1、这个故事使我感动流泪。
2、这本书是你的。
3、孙悟空想,不能让妖怪出来作祟。 二、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2、难道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吗?
3、老师对我的教导,难道我会忘记吗?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①大雨淋湿了同学们的衣服。主动句,强调“大雨”如何。 ②同学们的衣服被大雨淋湿了。被动句,强调“衣服”如何。
4
四、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
1、肯定句与否定句的变换:肯定句变否定句,先找出中心词的反义词,再加上否定词“不”或“没有”等,就变换过来了。如上例。 2、肯定句变双重否定句:先用否定词予以否定,再用一个否定词对前一个否定进行再否定。例: 每一个人都佩服他。(肯定句) 没有一个不佩服他。(双重否定句)
五、反问句的否定和肯定:反问表示一种否定。否定的反问是肯定,肯定的反问是否定。反问句的特点是:肯定中有否定,否定中有肯定。例:
难道是这样吗?(肯定中的否定)不是这样。 难道不是这样吗?(否定中的肯定)是这样。
单重否定句的语意比肯定句弱,双重否定句的语意比肯定句语气强,反问加否定或反问加肯定的语气更强。选择哪种句式,要根据语意表达的强弱之需要来确定。一般语气,用肯定句,特强语气,用双重否定句或反问句
5
小学常用的修辞手法: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有1、本体2、喻体3、比喻词)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二、辅助练习
1、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生活。( )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6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