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指标评价
作者:蒋宁宁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12期
摘 要: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两个不同代理指标(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的关系,利用熵权法分别确定管理层权力各代理指標对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影响的客观权重。然后,基于熵权值对指标进行筛选,进而进行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因素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董事会持股数,董事会规模,监事会持股数,董事会开会次数,高管持股数,监会开会次数,监事会规模。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监事会规模,董事薪酬,董事会规模,董事会开会次数,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数。 关键词:管理层权力 审计质量 审计费用 盈余管理 熵权法 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审计质量是指审计工作过程及其结果的优劣程度。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其中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反腐浪潮呈现出的高强势态,观察者和学者认为,管理层权力结构不科学、权力架构不合理、职责不分明以及法定责任不到位而导致缺乏对权力有效制衡是滋生高管的重要原因。管理层权力对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谓之深远。卢锐指出我国上市企业无论国有上市企业还是民营上市企业,管理层均拥有较高的权力。这说明我国企业的管理层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很强的寻租能力来完成寻租活动。周美华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越严重。因此,公司管理层能否充分发挥应有的治理效应,合理行使管理层权力,提高审计质量以满足广大投资者对高质量财务会计信息的需求,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很多学者针对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王翊和杨小龙通过发现:较高的管理层权力降低高质量审计需求。肖作平用审计费用代理审计质量,研究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产权性质、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会议、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环境和债务融资等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治理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影响。但没有发现管理者持股、董事会特征和债务融资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的证据。余宇莹和刘启亮研究公司治理系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发现公司治理系统越好,公司盈余管理的空间越小,审计质量越高。审计质量具有不可观察性,常用的两个代理指标是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在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费用影响方面,化敏和张宇研究管理层权力对于审计费用的影响。谢盛纹等实证检验了公司管理层权力与审计师动态选择之间的关系,以及外部审计对管理层代理成本的作用效果。另一方面,管理层权力理应与盈余质量密切相关。在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管理影响方面,顾署生和刘杨晖通过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越弱。高质量的审计会显著削弱它们之间的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系。由于国内外还没有公认的审计质量标准,所以本文分别选取审计费用和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指标,分析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本文利用熵权法确定管理层权力指标的熵权,进而评价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孙玥璠等利用熵权法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质量。刘国城和王会金以AHP与熵权法构建“既定风险估值下”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评估模型与“不同风险等级下”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的评估模型。刘骅和张婕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集成评价模型对江苏省10个P2P网贷平台信用风险进行实证研究。而影响公司审计质量的高层权力因素较多,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如何,哪些因素是主要因素,哪些因素是次要因素,几乎没有文献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熵权法分别评价公司高层权力10个因素对审计质量两个代理指标的影响。 二、管理层权力与审计质量的关系
在笔者已有研究基于2014~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样本,选取参加股东大会的股东数(D1)、流通股比例(D2)、监事会规模(D3)、董事会规模(D4)、董事会持股数(D5)、监事会持股数(D6)、董事薪酬(D7)、监事会开会次数(D8)、董事会开会次数(D9)、高管持股数(D10)作为管理层权力的代理指标。分别选择审计费用(M1)和盈余管理(M2)度量审计质量,分析公司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本文仍取以上代理指标刻画公司管理层权力和审计质量,利用熵权法进一步评价公司管理层权力各指标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程度。
三、基于熵权法的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影响评价
对于给定的公司管理层权力代理指标,若指标数据差异越大,该项评价指标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就越大,它所包含和传输的信息就越多,被赋予的权重就越大。本文中利用熵权法评价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评价的计算步骤如下: 步骤一、管理层权力指标原始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在管理层权力指标评价过程中,构造一个样本公司数量为m,指标数量为n的m×n多指标评价原始决策矩阵,即:
由于管理层权力评价原始矩阵中各指标的量纲以及数量级均有差异,因此,为了消除因量纲以及数量级不同对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首先需要对原始决策矩阵做标准化处理。记标准化决策矩阵,为第个上市公司在第个管理层权力指标之上的标准化值。
原始决策矩阵A中的指标均为收益型指标,即正指标。其标准化公式为:
由表2可以看出,管理层权力10项代理指标的熵权有的小于0.03,有的大于等于0.03。而理论界认为熵权都大于等于0.03的指标其包含和传输的信息较多。因此,在表2的基础上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剔除熵权小于0.03的指标,进一步对剩下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确定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影响较大的指标。
四、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管理层权力对审计质量影响评价
关于管理层权力的评价指标较多,且多个变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故考虑在尽量保证指标评价的完整性上,用较少的新综合性指标代替较多的原指标,而对原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则可满足较少指标尽可能多的反应被评价对象的信息的要求。以下给出主成分分析步骤: 一般情况下,较大对应的特征值其主成分可以很好地概括数据,则取前个指标变量作为个主成分,代替原来n个指标变量,从而可对个主成分进行综合分析。
根据主成分载荷矩阵,将各指标除以各自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得出各主成分的特征向量,即可得到主成分的表達式,从而进一步得到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即可计算出每个指标在主成分模型下的权重,找出影响显著的指标。 1.管理层权力指标对审计费用的主成分分析。
根据熵权值标准,剔除指标D1,D2,D7后针对剩下指标利用SPSS软件得到解释总方差表如下:
2.管理层权力指标对盈余管理的主成分分析。
通过熵权法得到的管理层各因素的权值大小,剔除权值小于0.03的指标D2,D5,D6,D8,D10。接着,基于剩下指标做主成分分析,总方差解释结果如表5所示:
从主成分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管理层权力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D3,D7,D4,D9,D1。也就是监事会规模对以盈余管理为代表的审计质量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从公司治理的理论来说,监事会的制度安排使监事会与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共同构成了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各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监事会在其中承担了重要的监督职能,可以监督上市公司董事、经理,且不受董事、经理制约。因此,监事会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损害股东的利益行为的出现,从而有利于公司经营绩效的提高。这也体现了监事会对盈余管理起到了弱遏制作用。 参考文献:
[1]卢锐,魏明海.薪酬制定的管理层权力理论进展[J].经济管理,2008 (1):90-93.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周美华,林斌,林东杰.管理层权力、内部控制与治理[J].会计研究,2016(3):56-63.
[3]王翊,杨小龙.管理层权力与审计师选择[J].财会通讯,2014(10):17-20.
[4]肖作平.公司治理影响审计质量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6(7):22-33.
[5]余宇莹,刘启亮.公司治理系统有助于提高审计质量吗?[J].审计研究,2007(5):77-83.
[6]化敏,张宇.管理层权力、审计意见与审计费用[J].财会通讯,2015 (36):21-23.
[7]谢盛纹,蒋煦涵,闫焕民.高质量审计、管理层权力与代理成本[J].当代财经,2015(3):109-118.
[8]顾署生,刘杨晖.管理层权力、高质量审计与盈余价值相关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09-213.
[9]孙玥璠胡洋武艳萍.基于熵权法的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探究[J].财务与会计,2016(15):74-76.
[10]刘国城,王会金.基于AHP和熵权的信息系统审计风险评估研究与实证分析[J].审计研究,2016(1):53-59.
[11]刘骅,张婕.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预警与审计治理策略研究——以江苏省P2P网贷平台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7(4):59-66.
作者简介:蒋宁宁(1990—)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