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床”
作者:
来源:《课堂内外(小学版)》2010年第12期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静夜思》,相信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诗人借寂静的月夜表达了思乡之情。可是诗歌中的“床”字,却引起了大家的争论:躺在床上怎么可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呢?既然作者抬头看到了明月,那么作者不可能身处室内,在室内随便一抬头,是看不到月亮的。其实啊,古代诗歌中的“床”,并非都是我们所称之为的床铺这一层含义,它还有几种解释
其一是指一种可以折叠的简易坐具,又名“交床”“胡床”,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小板凳。在宋、元、明乃至清代,皇室贵族或官绅大户外出巡游、狩猎,都带着这种椅子,以便随时随地坐下来休息。《孔雀东南飞》中“媒人下床去”,贺铸的《凌歌》中“量船载酒,赖使君相对两胡床”,朱敦儒《念奴娇》中“照我藤床凉似水”,李清照《孤雁儿》中“藤床纸账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等诗句中所提及的“床”“胡床” “藤床”都是这种简易的坐具。
其二是指安置器物的平板或架子。李贺的《后园凿井歌》:“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丝声浅。”井上的辘轳是绝不会在睡觉的床上转动的,这里的“床”应该是安置辘轳的架子(即辘轳架)。除此之外,还有“绣床”“琴床”等,在诗歌中有时也简用“床”来表示。
其三是指井上的围栏。李白的《长干行》:“妾发初颠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中的“床”就是指井上围栏,是说那个女孩摘了一朵花在门前玩耍,那个男孩胯下骑着一根竹竿在井栏旁边绕圈圈,手里摇动着青梅果。成语“青梅竹马”也出自此处。 第四就是与“窗”通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