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五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点:
组织学生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材料、整理成册等方式,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难点:
将本单元搜集到的资料、图片等进行筛选,整理出想要告诉大家的内容,理成一篇习作。 教学准备:
1.活动前搜集相关资料、图片或实物等。 2.PPT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一、导入活动。
同学们,通过学习第17课,我们认识了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老子,他们都曾为我国创造过光芒灿烂的民族文化。但这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方面。在今天的生活中,我们仍可以处处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些传统文化,感受她们无与伦比的魅力吧! 二、确定专题。
“综合性学习〞一段话,请同学们读一读。 2.教师:同学们想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呢?
〔将学生提出的专题进行归类。如,将陶瓷、剪纸、布艺、泥塑等归为民间工艺;将戏剧、国画、书法等归为民族艺术。〕
3.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成专题小组。 三、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 / 5
1.汇报交流。先请各小组负责人说明各自小组研究的专题。
2.成果展示。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其他小组成员边听边思考,有问题的可以及时提出。
3.教师对展示予以点拨、引导,提示学生可以研究的其他方向。
4.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情况,以鼓励为主,根据专题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各类小奖章。如:“最正确表演奖〞“最新创意奖〞“同心协力奖〞等。并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专题资料整理成册。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刚刚都看到了,听到了,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是多么的丰富多彩!除了我们今天所了解的这些外,我们还可以去尝试制陶,体会制陶的乐趣;去收看电视台戏曲频道,欣赏京剧的魅力,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学唱几曲等等。用“灿烂辉煌、源远流长〞来形容我们祖国的传统文化一点也不为过。
祖国的传统文化多么像一座巨大的宝库啊,愿同学们能在这座宝库里,继续探索,愉快地遨游! 【第二课时】 〔习作 最想说的话〕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节课开展的“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一活动。从中选择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内容,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 二、指导习作。 1.思路点拨。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我们有动人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精卫填海、十二生肖传说;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中国结、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族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如中秋节赏月、元宵节闹花灯……
把自己最想告诉大家的,理一理,用表达、描写、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写 下来。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你最喜爱、最想介绍给大家的材料,只有这样,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吸引读者。
〔2〕选择的如果是文字资料,你不能将它照搬到作文本上,而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首先可简要介绍一下资料的来历,以及文字资料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谈谈资料中吸引人的地方和你的收获。最后还可以写写你的感想和愿望。
2 / 5
〔3〕选择的如果是图片资料或小物件,你可以先简要介绍它的来历。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它的形状、颜色、结构。观察的顺序有多种,如: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里,从左到右等。在观察时要注意不要面面俱到,有趣的、令人喜爱的地方可详写。写时,可以加进合理的想象,也可以加上有趣的传闻、典故,使语言生动有趣,打动人心。 2.试写初稿,进行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回指导,并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学生完成初稿,进行自我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 3.再次修改,誊抄习作。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同学们都将自己最想说的话整理成文了,其中有不少优秀的作品。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佳作,学学别人习作的长处吧! 二、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范读佳作。 2.学生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佳作好在哪里。 书法令我陶醉
书法让我陶醉,因为它是中国特有的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朵久盛不衰的奇葩。
我是从七岁开始学习书法的。经过一年多的学习,我不仅在写字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而且还懂得了许多道理:练习书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坚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这样才能练好书法。不仅如此,我还明白了写好书法还能表达合 作意识、团队精神,假设一个字的一个笔画不到位,那整个字的结构就会受到影响。
经过一年多的练习,我的字越写越好,和刚开始相比,简直是“判假设两人〞。每天放学后,我便在爸爸的指导下进行练字。毛笔字有了飞跃性的进步,随之而来的,我的钢笔字也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每次听到老师在班上夸奖我的字漂亮时,我心中就像吃了蜜一样甜,过去的苦真是没有白吃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还真应了这句话。
我想,写好书法是发扬祖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小培养对祖国文化的热爱,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并将之继续发扬传承下去。
3 / 5
习作评析:小作者不仅给我们清晰地介绍了他学习书法的全过程,而且把他在练习书法中所获得的真切体验也写了出来,表达了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文章条理清晰,情感真挚。3.指名学生说说此习作好在哪里。
4.教师适时总结出以下优点: 〔1〕该篇习作紧扣题目,中心明确。 〔2〕全文条理清晰,情感描摹得当。 〔3〕行文流畅,用语准确。 三、修改讨论,张贴展览。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3.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读词语。 2.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加点字,并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1〕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4.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不了解的字查字典弄清意思。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4 / 5
〔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二〕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三、展示台。
1.学生看展示台上内容,说说还可以展示什么。 2.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3.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4.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1〕书本图片展示:诗、词、国画等。
〔2〕演唱表演展示:戏曲、武术、评书、相声等。
〔3〕话题展示:“趣谈中国传统节日〞、“中国神话传说〞等。 〔4〕趣味展示:现场品评中国特色小吃。 〔5〕制作展示:制作剪纸、风筝等。 5.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教学反思:
5 /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