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老鼠去旅行教案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

来源:年旅网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1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

2、朗读儿歌并感受儿歌的韵律美

3、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演儿歌设计意图:

幼儿对可爱的小动物充满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感,对小动物的特征也产生了好奇心和认识兴趣、而故事《小老鼠去旅游》是根据儿歌《小老鼠的旅行》改编的、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又不失幽默诙谐,蕴含了丰富的趣味性,可为幼儿插上一对丰富的想象翅膀、它讲述了小老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原来是在爬老黄牛的尾巴,骆驼的驼峰,大象的鼻子,钻梅花鹿的角、大肥猪的鼻孔、幼儿可以根据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儿歌发现动物的特征,找到乐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认识欲望、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活动,通过情景导入——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整体欣赏故事三个环节,让幼儿跟着老师大胆想象,积极表达,学习简短的故事语言,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学说“原来是…… ”这句话、 3、体会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旅游的生活体验:已经对故事中的动物有所认识、 2、材料准备、一张小老鼠图片,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积极地表述,学说“原来是…… ”体验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出示小老鼠的图片,向大家问好“嗨,大家好,我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好!)

2、你知道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吗?我们来学一学(吱吱,吱吱)它说它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是带着好吃的东西去远处玩,要住在宾馆里面的……)

3、教师小结:“旅游呀,就是去一些很远的地方玩、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呀?”请幼儿举手回答,叫三个小朋友、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回应,简短,有效、 4、 “哇,小朋友们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旅游,肯定很开心、小老鼠去旅游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幼儿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语言 1、出示草地

“这一天啊,小老鼠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在草地上玩的可开心了,突然它看到了一个东西“咦这是什么?”

a、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什么呢?(尾巴、绳子、管子……)我们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b、小老鼠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一学!(学句子和动作,怎么爬的)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d、我们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出示森林

a、小老鼠继续往前走,现在他来到了哪里?哪里看出来的? b、它发现了什么?小老鼠认为是什么?我们来听听!

c、爬呀、爬呀终于爬上管子了,仔细一看原来……(引导幼儿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3、出示沙漠

a、现在小老鼠来到了那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它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b、小老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用好听的话来说、(引导幼儿用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骆驼背上的叫什么?(叫驼峰) d、我们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4、出示树林

a、这次小老鼠来到了树林,开始“吱吱,吱吱,钻树枝咯、”

b、“钻”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一学,边学动作边说句子、你觉得真的会是树枝吗?

c、你觉得会是什么?用原来…… 5、出示泥潭

a、小老鼠走到了泥塘边,感觉非常的累,他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它忽然发现了一个什么?(地洞)他会怎么做呢?

b、感觉怎么不对劲儿呢,这个地洞里面怎么热乎乎的,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是什么地方呢?

c、原来是大肥猪的大鼻孔啊! 6、完整欣赏儿歌

a、小老鼠在旅游途中遇到的事情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b、结合PPT完整欣赏

c、那么有趣的儿歌还没有题目呢,我们给它取个题目吧! d、儿歌的题目是《小老鼠去旅游》

7、跟念儿歌一遍,然后师幼互念(第一句老师说,第二句幼儿回答) 三、经验的迁移

1、你觉得小老鼠在旅游的时候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它会遇到谁?以为是什么呢?

2、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引导幼儿用原句回答)

4小结:小朋友的小脑袋真厉害,能想出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来,下课后和爸爸、妈妈其他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吧!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啊!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啊!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 啊!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吱吱,吱吱,钻“树林”喽, 啊!原来是梅花鹿美丽的角呀!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5、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点:

理解儿歌内容,并感受儿歌带来的乐趣活动难点:

能用肢体动作大胆的表演儿歌活动方法:讲解法、表演法活动准备: 1、音乐《袋鼠爱跳高》

2、袋鼠、河马、猴子、小猫身体部分图片及全身图片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呢有客人老师来做客,我们来给他们表演一个身体操好吗? 2、请小朋友们起立,跟着老师一起做:\"张张嘴,伸伸手,弯弯腰,跺跺脚,我们一起跳一跳,耶\"3、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刚才都运动了身体的哪些地方呢? 二、出示动物身体部分图片

1、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神秘的小客人,它们想和你们一起玩,你们想和他们一起玩吗?(出示图片)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些动物呢?幼儿自由想象、 2、师:现在呢老师要通过播放儿歌来说说这些动物,看看小朋友刚刚说的对不对?小耳朵仔细听哦!

三、师幼欣赏动物图片,理解儿歌

1、出示第一句儿歌动物的画面,逐步的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提问: (1)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啊?(出示河马的嘴巴,幼儿自由想象) (2)这大大的嘴巴就是河马的嘴巴,他们在哪里玩?那河马口渴要干嘛呢?(观察图片请幼儿回答)教师小结:引出第一句儿歌内容\"张张嘴,河马要喝水\"、 2、教师模仿猫叫声并提问: 这是谁来了?

他们在干嘛?(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教师小结:引出第二句儿歌内容\"抓抓脸,猫儿在洗脸\"3、教师按照儿歌,逐步出示猴子、袋鼠的画面,请小朋友猜猜他们是谁?并引出儿歌内容四、播放儿歌《袋鼠爱跳高》 1、教师引导幼儿仔细听儿歌《袋鼠爱跳高》

2、重复念儿歌,加深印象、教师示范,适当的用肢体动作表现 3、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儿歌五、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动物朋友们都玩累了,他们要回家休息了,我们一起把送小动物回家吧、(幼儿学小猫咪走路送小动物回家,带到室外)附儿歌: 袋鼠爱跳高张张嘴,河马要喝水、 抓抓脸,猫儿要洗脸、 弯弯腰,猴子捡香蕉、 动动脚,袋鼠爱跳高、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识记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老鼠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懂得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向困难挑战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小老鼠执著的精神,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懂得只有打破陈规、勇于尝试才能获取新的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介绍自己旅行的感受。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只小老鼠,他也特别想做一次旅行,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和小老鼠一起去旅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

1、利用课件检查本课生字,齐读、指名读。 2、检查生词:缓慢、霞光等词语。学生领读、齐读。

3、整体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文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理清__脉络,并板书:课文是从“父母劝阻——遭遇危险——看到大海”的故事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部分——父母劝阻

1、听了小老鼠的想法,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和同桌分角色读1——4自然段,体会父母和小老鼠的不同心情。 2、汇报读文,评价读、指导读

3、理解“千万”换个词说一说,指导读出担心焦虑惊讶的语气。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讨论:你认为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遇到危险

1、自由读5——9自然段,看看小老鼠都遇到了哪些危险?

2、填空(课件演示)一( )霞光 一( )树林 一( )小路 一( )尾巴指名填空,相机认识“霞”字,组词,看课件欣赏朝霞,晚霞,认识“截”字,结合形近字“栽”“裁”“戴”识记,用手比一比“一截” 3、指导读猫说的话

4、仿照写小老鼠遇到猫的段落,想象小老鼠遇到老鹰和狗的情景。 5、指导朗读,体会小老鼠此时的心情,理解词语“疲乏”说同义的词。 (一)学习第三部分——看到大海

1、课件出示句子“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山头。突然他看到了大海!”指名读,指导读

2、大海是什么样的,找出大海美的句子,指导读

3、理解词语并识字“贪婪”,告诉这里是贬义词褒用。把意义不好的词放在好的地方,表示想看尽一切风景。

4、和小老鼠一起看大海,观看课件。此时小老鼠的心情如何?找出描写小老鼠心情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 (二)指导书写生字“要”和“受”

通过课件比较形近字“要”和“耍”“受”和“爱”学生练习书写。 四、升华情感

老师就是这只小老鼠,看见大海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为了看风大海我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一截尾巴,但是我不放弃,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同学们你想对我说什么?学生汇报收集的名言。 五、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3

设计意图:

幼儿对可爱的小动物充满了一种与生俱来的喜爱感,对小动物的特征也产生了好奇心和认识兴趣。而故事《小老鼠去旅游》是根据儿歌《小老鼠的旅行》改编的。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又不失幽默诙谐,蕴含了丰富的趣味性,可为幼儿插上一对丰富的想象翅膀。它讲述了小老鼠去不同的地方旅行,原来是在爬老黄牛的尾巴,骆驼的驼峰,大象的鼻子,钻梅花鹿的角、大肥猪的鼻孔。幼儿可以根据直观的画面和生动的儿歌发现动物的特征,找到乐趣,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认识欲望。因此我设计了这个语言活动,通过情景导入——分段理解故事内容——整体欣赏故事三个环节,让幼儿跟着老师大胆想象,积极表达,学习简短的故事语言,收获快乐!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学说“原来是……”这句话。 3.体会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4.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5.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有旅游的生活体验:已经对故事中的动物有所认识。 2.材料准备、一张小老鼠图片,PPT课件。 活动重难点:

幼儿能够根据画面大胆想象,积极地表述,学说“原来是……”体验语言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1.老师出示小老鼠的图片,向大家问好“嗨,大家好,我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我们和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好!)

2.你知道小老鼠是怎么叫的吗?我们来学一学(吱吱,吱吱)它说它是一只爱旅游的小老鼠,你们知道什么是旅游吗?,(旅游是带着好吃的东西去远处玩,要住在宾馆里面的……)

3.教师小结:“旅游呀,就是去一些很远的地方玩。你去过什么地方旅游呀?”请幼儿举手回答,叫三个小朋友。教师要给予正确的回应,简短,有效。 4.“哇,小朋友们去过那么多的地方旅游,肯定很开心。小老鼠去旅游的时候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看看吧! 二、出示课件,幼儿逐步理解故事内容,并学说故事语言 1.出示草地

“这一天啊,小老鼠来到了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它在草地上玩的可开心了,突然它看到了一个东西“咦这是什么?”

a.小朋友,你觉得这是什么呢?(尾巴、绳子、管子……)我们听听小老鼠是怎么说的:“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b.小老鼠是怎么说的?我们来学一学!(学句子和动作,怎么爬的)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d.我们也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出示森林

a.小老鼠继续往前走,现在他来到了哪里?哪里看出来的? b.它发现了什么?小老鼠认为是什么?我们来听听!

c.爬呀、爬呀终于爬上管子了,仔细一看原来……(引导幼儿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3.出示沙漠

a.现在小老鼠来到了那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它看到了什么?(你觉得这个像什么?)

b.小老鼠看到了会怎么做呢?用好听的话来说。(引导幼儿用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c.爬到上面一看原来是什么?骆驼背上的叫什么?(叫驼峰) d.我们用好听的话来说一说 4.出示树林

a.这次小老鼠来到了树林,开始“吱吱,吱吱,钻树枝咯。”

b.“钻”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一学,边学动作边说句子。你觉得真的会是树枝吗?

c.你觉得会是什么?用原来…… 5.出示泥潭

a.小老鼠走到了泥塘边,感觉非常的累,他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会儿,它忽然发现了一个什么?(地洞)他会怎么做呢?

b.感觉怎么不对劲儿呢,这个地洞里面怎么热乎乎的,小朋友们,你觉得这是什么地方呢?

c.原来是大肥猪的大鼻孔啊! 6.完整欣赏儿歌

a.小老鼠在旅游途中遇到的事情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老师把它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b.结合PPT完整欣赏

c.那么有趣的儿歌还没有题目呢,我们给它取个题目吧! d.儿歌的题目是《小老鼠去旅游》

7.跟念儿歌一遍,然后师幼互念(第一句老师说,第二句幼儿回答) 三、经验的迁移

1.你觉得小老鼠在旅游的时候还会碰到什么有趣的事情呢?它会遇到谁?以为是什么呢?

2.幼儿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引导幼儿用原句回答)

4小结:小朋友的小脑袋真厉害,能想出那么多有趣的事情来,下课后和爸爸、妈妈其他小朋友一起来说一说吧!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啊!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啊!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 啊!原来是大象的长鼻子呀! 吱吱,吱吱,钻“树林”喽, 啊!原来是梅花鹿美丽的角呀!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小老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 掌握识字方法

关键:

认字识字基础上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教具: 教学课件等 学具: 卡片

相关知识点:

所学的一些识记生字方法。 教学突破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生字,阅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喜欢旅行吗?都不得去过哪里?

2、 这节课老师请来一位小朋友,大粗看—(出示小老鼠头饰)今天这只小老鼠就要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去旅行的过程中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2、 学生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3、 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1、 同学们,小老鼠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和危险,可是他一点都没有退缩,真勇敢。

2、 过桥游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 把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 4、 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老鼠。

四、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会写生字: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生字,交流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霞 遭 攻 乏 缓 贪 婪 铺 隐 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 朗读课文。

2、 复习会写的生字卡片。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 师领读,学生跟读。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3、 指名读。 三、学习写生字:

1、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 2、 指导写生字。 四、课后练习巩固新知识: 1、 读一读,巩固所学生字。 2、 连一连,训练量词的搭配。

3、 背一背,完成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 4、 根据词语的提示,试着复述故事。 5、 看图讨论。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引导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特色作业设计:给下面的句子填标点: 1、 这太可怕了 2、 你是谁 你多大了

3、 一路上 小老鼠受尽了惊吓 疲乏极了 板书设计:小老鼠去旅行 充满危险—一路小心—咬断尾巴—

做出决定—遇到危险—幸免一死— 晚霞隐去—爬上山头—遇到攻击 坐在山顶—贪婪观望—数次迷路

小老鼠去旅行教案5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小老鼠去旅行”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练习钻、爬、绕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小老鼠挂饰、场地上画有大象的长鼻子、驼峰、鹿角标志,小椅子、垫板、轮胎若干,小滑梯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

你喜欢旅行吗?回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

今天小老鼠也要去旅行了,而且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你们想和小老鼠一起去吗?

2.播放音乐,做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动作活动身体。 3.观察场地,了解游戏的玩法。

(1)大象的长鼻子(垫板):做爬的动作。 (2)骆驼的驼峰(轮胎):做爬的动作。

(4)大肥猪的大鼻孔(毛毛虫):做钻的动作。 (5)梅花鹿美丽的角(小椅子):做绕的动作。 要求:一个跟着一个,别太挤,空开一点距离。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6.游戏可视情况玩多次。 7.放松运动

旅行开心吗?蝴蝶、蜻蜓也想去旅行,他们正一起做准备工作呢!看!播放音乐做蝴蝶、蜻蜓等飞得动作放松身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