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能借助教材注释和课外收集的资料,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
2.从诗句中想开去,通过对南宋历史背景资料的交流,通过古乐与图画的熏染以及陆游其他诗句的映照,深入体会诗人因祖国而悲伤,因人民遭受苦难而悲痛,因南宋统治者屈辱求和、苟且偷安而愤概以及对收复失地、重新统一祖国无比渴望的思想感情。
3.在体会诗人的情感上,反复呤诵诗句并能熟读成诵。 4.通过对陆游多首诗的渗透学习,了解诗人一生的追求与梦想,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构建起诗人鲜明的爱国形象。
教学重难点:
1.跨越时空,走进南宋那段历史,并借此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字节的感受。 学生课前准备:
收集关于陆游的资料,用一两句话进行简单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资料交流,全面了解陆游形象
结合课前收集的陆游资料,用一两句话简单介绍自己所了解
1
的陆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预设情况;多产作家、文武双全、感情丰富、爱国诗人
二、解题激趣,导入新课
理解诗题“示儿”的意思,激起学生学习陆游绝笔诗、了解陆游丰富情感时世界的兴趣。
三、读通古诗,疏通诗意,感知诗人情怀 1.学生自由练读诗句。
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用自己常用的古诗理解方式尝试疏通诗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抽学生交流诗剧意思。 5.理解诗意后齐读古诗。
四、呤颂诗句,品味诗境,感悟诗人的情怀 《一》感悟陆游的“临终之悲”
1.黑板上勾画出北宋版图,标出汴梁、临安,画出黄河,通过南宋相关资料,理解并朗诵再现陆游因“九州不同”、自己的毕生的梦想和追求未实现而生的悲伤之情。
2.利用《清明上河图》的繁华景象与人民在异族统治下的苦难图景的强烈对比,引导学生联系陆游的相关的诗句想象,感受并朗读再现理由因人民疾苦而生的悲痛之情。
3.推出陆游的诗作《关山月》
《关山月》节选
2
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南宋统治者的屈辱求和、苟且偷安,感悟并朗诵再现陆游因当朝统治者不思祖国统一而生的愤概之情。
(二)品味陆游的“悲中有望”
1.讨论:陆游的临终遗嘱表达了他盼望的是什么? 2.从陆游的体会这种盼望他从小就有了。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是青少年的作品) “一闻战鼓意气生,有能为国平燕赵”(这是他82岁的作品)以及9300多首诗中大部分表达自己的抗金情怀来体会这是他毕生的梦想和追求。
从《示儿》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体会着更是他临终前唯一的期望。
3.探究最后一句诗句中“无”的读音,深入体会并朗诵再现陆游对“九州同”的渴望之情。
五、回顾板书,总结提升,借助诗作表达的浓浓爱国之情,借助后人对他的高度的评价,全面凸显诗人的“忧国忧民”形象。
六、熟读成颂,配乐背诵积累。 板书设计(略)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