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全国部分》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基础知识 英文名称:Basic of Tour Guide
课程编码: 课程代码:091202
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
学分学时数:2学分,52学时(理论讲授48学时,实验教学4学时)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导游基础知识是旅游管理、导游专业及酒店管理等旅游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分为《全国导游基础知识》和《山东景点》两个部分,主要向学生讲授与中国旅游相关的民族民俗、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饮食文化、风物特产等人文旅游景观、山东17地市主要的旅游景点等基础知识。导游基础知识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能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今后从事旅游相关行业打下一定的人文基础。为我国旅游事业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合格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
(二)课程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和了解与导游工作密切相关的一些人文、自然背
1
景知识。在此基础上更深入,加强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达到如下目标:
1、相关知识点的识记和理解。
2、以导游服务规范为依据,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知识的运用能力,即课堂讲授内容与行业要求接轨,突出实用性、综合性。
3、加强学生口头表达和对知识掌握能力的训练。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以实地考察。两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联系以便保证课程的实用性。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旅游业发展概述(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和掌握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相关的基本概念级基本知识;了解什么是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了解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了解旅游组织及其功能,国际上重要的几个旅游组织。
讲授内容:
1、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2、旅游的概念和旅游活动
2
3、旅游业的含义级构成、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概况
4、旅游市场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5、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重点:旅游业的产生;旅游组织的概念及职能、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难点:中国的旅游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第二章 中国历史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掌握中国历史发展概况、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概况,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提高文化素养,增强爱国主义信念和民族自豪感。
讲授内容:
1、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我国历史的发展,在不同时间段的文化、科技对历史所产生的作用。
2、历史文化常识,了解历史上主要王朝国号名称的由来,帝王、皇族、皇戚的称谓,了解年、月、日、辰记录方法,了解四时、节气、阴阳、五行、八卦、生肖等古代基本常识。
重点:与旅游相关的中国历史常识以及中国文化、科技发展。
3
难点:中国历史的发展、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在历史上产生的作用。
第三章 中国民族民俗(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各民族历史、语言的概况,掌握各民族的人口分布概况,重点掌握汉族的主要传统节日、部分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讲授内容:
1、民族、民俗的概况,了解中华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文字情况,民俗的内涵及属性。
2、汉族的概况及主要传统节日
3、北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的民族概况、饮食、服饰、房屋、宗教信仰、代表性食品和主要禁忌等民俗文化知识。
重点:民俗的产生、含义、特征和功能;各主要民族的特征风俗;主要民族的相关禁忌。
难点:民俗的产生;主要民族风俗形成的背景及不同民族民俗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章 宗教与旅游(理论讲授8学时)
了解关于宗教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功能;理解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和中国宗教政策;掌
4
握中国的四大宗教常识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注意的宗教禁忌,掌握各宗教创始人、教义、教规、建筑布局,各宗教有关建筑的旅游地位。
讲授内容:
1、宗教的起源、发展和功能。
2、中国各民族宗教信仰和中国的宗教政策。
3、中国四大宗教常识。
4、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重点:中国的宗教政策;中国四大宗教常识;各宗教创始人、教义、教规、建筑的地位。
难点:宗教知识在现实工作环境中的应用。
第五章 中国古代建筑(理论讲授4学时,实地考察2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掌握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建和建筑特点;了解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的发展及现存著名城防建筑;掌握宫殿坛庙建筑的特点;掌握中国主要民居的分布及特点;了解古代陵墓建筑的封土沿革,掌握陵园的布局,了解现存著名陵墓代表;了解中国现存的著名古建筑。
讲授内容:
5
1、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沿革。
2、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特点。
3、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和城防建筑。
4、中国古代宫殿及礼制建筑。
5、中国民居。
6、古代陵墓建筑。
7、中国现存著名古建筑。
重点: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建和建筑特点;宫殿礼制建筑的相关知识;中国民居;中国古代陵墓建筑。
难点:中国古建筑的人文内涵。
第六章 中国古代园林(理论讲授4学时,实验教学2学时)
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掌握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理解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掌握中国古代园林常见构景手段;掌握中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园林景观。
讲授内容:
6
1、中国古代园林的起源和发展
2、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
3、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及代表
4、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
5、中国古代园林常见构景手段
重点: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和手段。
难点:中国古代园林的人文内涵
第七章 中国旅游地理(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梳洗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熟悉中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包括地文景观、水域分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掌握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分布、代表性景观,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
讲授内容:
1、中国的自然景观。
2、中国的人文景观。
7
3、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组合
重点:基本类型、分布、代表性景观,掌握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
难点: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和森林公园、历史文化名城等分布。
第八章 中国的风物特产和工艺品(理论讲授4学时)
熟悉中国的注明风物特产,了解中国的陶瓷器、丝织工艺品、茶、酒、中药、文房四宝、雕刻品、漆器及金属工艺品和编织品及工艺画;解中国各地的名酒名茶,理解中国茶艺;了解中药基本知识。
讲授内容:
1、中国的风物特产
2、中国的工艺品
重点:著名风物特产及工艺品的产地、特点;风物特产的特色。
难点:茶、酒的分类,各地的名酒名茶。
第九章 中国饮食文化(理论讲授4学时)
8
了解中国烹饪的形成与发展,掌握中国烹饪的特点和技艺,掌握中国烹饪风味流派与八大菜系。
讲授内容:
1、中国烹饪的形成与发展、中国烹饪的特点和技艺、地方菜系的介绍。
2、中国的名酒名茶
3、中药与药膳
重点:中国烹饪的特点与技艺分类
难点:中国烹饪的人文内涵
第十章 中国主要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理论讲授4学时)
了解我国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主要客源国的基本概况和民俗。
讲述内容:
1、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2、主要客源国概况
重点:台湾、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9
难点:主要客源国的民俗及景点。
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在讲授的同时,要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直观性和趣味性;同时要重视模拟导游、实地导游的训练,适当进行景区导游实习,通过实践来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
(一)课堂讲授
1、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和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和鼓励学生自学获取知识,增加讨论课、实地考察课等教学环节。
2、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和相关影视资料辅助教学。
3、教学辅助资料
教学幻灯片、相关影视资料。
(二)实践教学
10
1、实践要求
导游课程是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过一定课时的实践课,既可以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的应用,体会导游工作的规范;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从事实地讲解打下基础。
2、实践内容(根据实践学时,建议选择以下三项中的两项)
实践1:通过参观到头来故宫、定陵等了解中国古代建筑(陵墓建筑)的布局及特色。
实践2:参观两江四湖景区体会中国古代园林的构景要素和手段。
实践3:通过考察中国自然景观(如栾川)进行实地模拟导游,体会导游工作的规范;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作业、答疑和质疑
1、课外作业:结合实际,对所讲内容进行实地考察来加深理解。
2、答疑和质疑:定点不定期答疑或通过邮件等方式灵活答疑。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建议采用论文考查和平时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
(五)教学环节
11
1、面授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和旅游英语专业基础课,学习中对有关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较难。为保证教学效果,要尽可能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增加知识内容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对本课程的学习感兴趣,而且能够较好地掌握课程的主要知识。
2、面授辅导或答疑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面授辅导和答疑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通过答疑的方式,对课程中重要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深入讨论,巩固和加深课堂内学到的知识。面授辅导或答疑安排两周一次为宜。
3、自学与练习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为达到自学的效果,除读懂教科书中所讲内容外,还需做题。其目的是要通过做题弄懂、加深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布置2一3次作业,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并按平时成绩计入总分。
4、考试
考试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检验。要求考试内容紧扣大纲要求,既要能够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又要体现水平。试题难易程度适中,覆盖面要宽。
本课程成绩按平时作业20分,期末考试80分计算。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2
(一)建议教材
导游基础知识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二)教学参考书
各部分相关参考书皆可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