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年旅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三单元)

来源:年旅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8课 《猎人海力布》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⒈自主认识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再三”等的词义并积累。

⒉从海力布选择宝物、面对灾难时的具体行为与语言,体会他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品质,在体会人物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⒊能根据板书以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练习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及其感染力。

【教学重点、难点】

⒈学习海力布选择宝物、面对灾难时的语言,体会他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⒉简要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昨天大家预习了25课<<猎人海力布>>,你喜欢这个故事吗? ⒉交流。引导学生从故事情节、故事人物等方面来交流。 ⒊板书课题,齐读。

[说明:课文是一则民间故事,通过预习反馈,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一般特点。这样既起到检查的效果,又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1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二、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预习了课文,我们知道猎人海力布最后变成了一块石头,请大家再次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思考: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⒉同学交流。老师引导学生把故事内容按起因、经过、结果说清楚、通顺。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归纳、板书:射老鹰,救白蛇,得宝石; 听鸟语,救乡亲,变硬石。

[说明:熟悉课文内容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学生可在思考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老师顺势引导学生从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完善学生的表达,提升学生的语言质量,即在思维训练的基础上提升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三、重点研读,体会海力布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㈠学习“得宝石”部分 ,从海力布选择宝石,感受海力布热心助人的品质。 ⒈海力布救了小白蛇,小白蛇跟海力布说了些什么呢?海力布听后是怎么想的?自读3-6节。

⒉交流、随机理解、指导朗读。出示:

小白蛇说:“敬爱的猎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报答您。我是龙王的女儿,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会重重地酬谢您。我爸爸的宝库里有许多珍宝,您要什么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欢,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里的那颗宝石。嘴里含着那颗宝石,就能听懂各种动物说的话。”

⑴ 指名读,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酬谢”。

(小白蛇说要把家里的珍宝、还有能听懂鸟语的宝石送给了海力布,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这种用礼物答谢别人的方式就叫——酬谢。)

⑵ 指导朗读,读出感激之情。 ⑶ 体会海力布热心助人。

①师述:海力布并不在乎珍宝,当他听到小白蛇要送他一颗能听懂动物语言的宝石时,

2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他想那太好了。“好”在 。

②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2、7节内容说具体。 ⒊海力布还听小鸟说了什么? 出示:

小白蛇说:“真的,但是动物说什么话,你只能自己知道。如果对别人说了,您就会变成一块僵硬的石头。”

小白蛇再三叮嘱:“敬爱的猎人,您要记住,动物说的什么话,千万不要对别人说。如果说了,您马上会变成石头,永远不能复活了!”

⑴ 读两个句子,了解使用宝石的条件。

⑵ 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特点:宝石具有神奇的功能,民间故事中往往都有这样神奇的宝物,但是使用的时候是有条件限制的。

⑶ 引读,理解“再三叮嘱”, 感受条件的重要与苛刻及海力布可能面临的险情。 [说明:理解词语是感受海力布品质的突破点。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小白蛇的话理解“酬谢”、“再三叮嘱”,再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小白蛇的语言所蕴含的深情厚谊中,根据海力布作出的选择,体会海力布一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㈡学习“变石头”部分 ,研读海力布面对灾难时的语言,体会他舍己为人的品质。 ⒈海力布得到了宝石,有了宝石以后,他分给大家的猎物就更多了,但是有一天他听到一个惊人的消息。引读,出示:

“咱们赶快飞到别处去吧!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不知道要淹死多少人呢!”

⒉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是如何跟乡亲们说的。 ⒊交流、理解、指导朗读。出示:

他急忙跑回来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

海力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

3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海力布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 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指名读,说说海力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交流,板书:着急 焦急 镇定

⑵ 指导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海力布产生不同的心情原因。

①引读:消息令人震惊,大山要-----,大地要------,不知道要-- !听了消息后海力布也大吃一惊,难怪他要急忙对大家说:“------------!”

②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乡亲们不相信,从“急得掉下了眼泪、发誓、恳求”中感受他 “焦急”的心情。

③学习与老人的对话,揣摩海力布的想法,体会海力布的舍己为人。

师述:海力布焦急万分,可乡亲们就是不相信,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出示填空,展开想象:面对乡亲的问题,海力布想:说清楚吧,_________;不说清楚吧,_________,生死关头,海力布毅然决定____________,就镇定地对大家说:“____ ___。”

⑶分角色朗读9—10小节

⒋当时,海力布是怎么原原本本的告诉乡亲们呢?请你根据板书上的提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

⑴指导复述,一是说出宝石的来历;二是说出宝石的作用和使用条件;三是说出搬走的原因。

⑵自由准备,指名复述。

⒌引读第11节,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怀念、尊敬。

[说明:朗读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而且能帮助学生深刻体会语言背后的情感。此环节中学生的读,体现理解到感悟的过程:教师指导学生抓住海力布的语言揣摩心情的

4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变化,从他矛盾的心情变化,感受他不怕牺牲,舍己为人的品质;通过朗读乡亲们最后的表现,感受人们对海力布的深刻怀念与尊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简要复述课文,复述要给学生铺设台阶,在帮助理清故事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要素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中的关键信息(可结合板书)以及规范的转述,简要地复述。]

四、总结拓展

1、大家被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的品质而感动,被故事曲折的情节所吸引。《猎人海力布》这个民间故事,在内蒙古自治区广为人知,流传千年。

2、介绍民间故事:《白蛇传》、《牛郎与织女》、《梁山泊与祝英台》、《孟姜女哭长城》这些都是民间故事。 它们都有一个特点,语言通俗易懂;情节引人入胜;人物都具有超人的力量。选择其中一个读一读,写一写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简要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说明:民间故事的特点是情节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人物极富感染力,在民间广为流传,体现人们对正义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学生收集民间故事,复述民间故事,既是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更是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提升学生人文精神有效途径。]

板书设计

猎人海力布 救龙女得宝石

获信息劝乡亲 热心助人,舍己为人 救乡亲变石头

第9课 《牛郎织女(一)》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5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抨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身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局部:

第一局部(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局部(“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局部(“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局部(“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6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小朋友?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身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小朋友?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无以复加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小朋友。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小朋友。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身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身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

7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一起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顾惜地,就把自身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凄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发明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发生了倾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解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身喜欢的局部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干发明新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9. 牛郎织女(一) 勤劳发明 勇敢追求

第10课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8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4、检查自读情况: A.朗读生字,正音。

B.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C.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学习第二段:

9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 小结:

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五、学习第三段:

1、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2、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3、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10 / 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A、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B、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C、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 六、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七、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八、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11 / 1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