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奔跑的春天
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
(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写出了( )
A. 小雨到来的姿势
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 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答案】(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
(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 (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5)2;3;燕子
(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错别字的理解和掌握,要结合词
语的意思区分易错字的写法。
(2)根据照原文内容找出描写颜色的词,再写出几个描写颜色的词。 (3)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根据题目的内容进行仿写。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这句话描写了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
(5)理解课文内容,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填空;
(6)根据课文内容,把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本题答案不唯一;
(7)根据课文的理解,结合题目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故答案为:(1)拂→佛;东→动;钱→浅;躺→淌;
(2)红,淡绿,五颜六色,绿,浅绿,黑白;桃红;嫩黄;天蓝; (3)柳絮;头发;笑脸;轻轻一碰便害羞地笑了起来; (4)C;
(5)2;3;燕子;
(6)“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因为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燕子悄悄地到来,春天也悄悄地到来了;
(7)略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对于易错字、修辞方法、课文内容概括等内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掌握。
2.课内阅读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滴滴答答……叮叮咚咚……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1)选段是围绕“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
(2)画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句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
(3)小雨滴敲敲打打时,发出的声音是“________”“________”;当他们汇聚起来,从一首轻快的________,唱到波澜壮阔的________,水越来越________,发出的声音越来越________。
【答案】 (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拟人;水
(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多;大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句首。
(2)把“水”当做人来描写,说“水”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下雨的时候,他喜
欢玩打击乐器,这是拟人句。句中的“他”指的是水。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细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故答案为:(1)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2)拟人、水;
(3)滴滴答答、叮叮咚咚、山中小曲、海洋大合唱、多、大。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2)考查学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课内阅读。
过了些日子,农夫和儿子一起把手推车拆了,用拆下来的旧木料做了把椅子。
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我真是老了。”椅子想。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拆了,锯成小木片,拼成美丽的木地板,铺在了阳台上。
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它觉得自己又变成了一棵树。
(1)用“要是……”写一句话。
(2)写出描写椅子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3)这棵树先后被做成了什么?填填看。 树——手推车 ——________ ——________
【答案】 (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
【解析】【分析】(1)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1)要是我能赶快长大,那该多好啊! (2)我真是老了。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3)椅子、木地板
【点评】(1)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四)
水面上的红嘴鸥有的在梳理羽毛,有的在捕食,它们是那样专注,又很有耐心,一动不动地等待着小鱼。尽管鱼儿很机灵,但还是难以逃脱红嘴鸥锐利的眼睛,它的头像箭一样地扎进水里,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1)请把文中描写红嘴鸥捕鱼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动物时还要关注________。 【答案】 (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它们是那样专注……叼起鱼儿飞向远处。 (2)它们的动作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 , 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 , 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这一自然段先写了不同民族的学生在一间教室里________的情景,再写________的热门场景。( )
A. 下课、上课 B. 上课学习、下课游戏 C. 玩耍、学习
(2)文中架线的词语“朋友”指的是( )
A. 鸟儿、蝴蝶、猴子三种动物 B. 树枝、鸟儿、蝴蝶 C. 两只猴子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语有( )
A. 摇、叫、听 B. 叫、停、听 C. 摇、叫、停 (4)下面选项中对语段中第三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鸟儿和蝴蝶也喜欢读书。
B. 作者这样写更能突出我们民族小学很美。
C. 作者把鸟儿、蝴蝶当人来写,十分生动,突出了同学们读得认真、动听。
【答案】 (1)B (2)A (3)C (4)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课文的内容,结合选项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A;(3)C;(4)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6.读文段,做练习。
青头大吃一惊,它一下子 ( )到牛身上,可是那头牛用尾巴轻轻一扫,青头就给( )到地上了。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 ( )起来大声喊:“躲过它的牙齿,牛在这时候不会仔细嚼的,它会把你和草一起吞到肚子里去……”
“那我马上就会死掉。”红头哭起来。它和草已经一起进了牛的肚子。 青头又( )到牛身上,隔着肚皮和红头说话:“红头!不要怕,你会出来的。我听说牛肚子里一共有四个胃,前三个胃是 的,只有第四个胃才 是的!”
(1)将下面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画横线的地方。 A.管消化 B.贮藏食物
(2)将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跳 爬 摔 蹦
(3)从文中划线的“一下子”“不顾”“一骨碌”等词语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4)这篇文章是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我知道牛吃草时,先不细嚼,而是把草吞到肚子里,等休息的时候________,这个过程就叫反刍。
【答案】 (1)B;A (2)蹦;摔;爬;跳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解析】【分析】(1)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
(2)本题考查对动词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体会划线词语,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故答案为:(1)B;A (2)蹦;摔;爬;跳
(3)感受到青头对红头的关爱。
(4)再把刚才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然后细嚼慢咽 【点评】(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词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4)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jìn jìng)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quān juàn juān)。也许是怕被人(发现 发掘)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我暗暗(尊敬 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1)选择恰当的读音或词语。 劲________(jìn jìng)头 一圈________(quān juàn juān) 被人________(发现 发掘) 暗暗________(尊敬 钦佩)
(2)找出短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________。从中你看到一只________、________的刺猬。
(3)结合课文内容把刺猬偷枣的过程填写完整。 缓慢爬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驮枣快跑
(4)请你用“先……接着……再……最后……”的句式,以刺猬的口吻把偷枣的经过写完整。
说起这偷枣啊,可惊险啦!我先缓慢地往树上爬,________。 【答案】 (1)jìn;quān;发现;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着、跑去;聪明能干;机警灵活
(3)用力摇枣;逐个归拢;打滚扎枣 (4)略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2)考查对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的掌握。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故答案为:(1)jìn、quān、发现、钦佩
(2)活动、爬来爬去、归拢、打了一个滚儿、驮着、跑去;聪明能干;机警灵活
(3)用力摇枣、逐个归拢、打滚扎枣 (4)略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说
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刺猬动作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意正确,说完整的话。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山羊和狼
狼干了坏事,被狗咬伤,倒在地上,自己不能找吃的。它真想到前面的河里去喝水,可是,怎么也爬不动。这时,从远处走来了一只山羊。狼有气无力地叫着:“山羊大哥,我渴极了!请您快给我到小河里弄点水来!” 山羊望了望狼,摇了摇头说:“我不能替你去拿水。”
狼①( )想发火,忽然伤口一阵剧痛,便忍住了,“我受伤了,伤势很重,一点也不能动了!②( )你一点不同情我吗?”
山羊还是摇了摇头。
狼简直要哭出来了,又苦苦地③( )到:“行行好吧!山羊大哥。只要你给我一点儿水,我就可以自己去找食物了,要不我会饿死、渴死的!”
“要是我给你水喝,你能够站起来了,那么,你会④( )不客气地把我当食物吃了!”山羊说完,头也不回就走了。
(1)给文中括号选择正确的字或词。
①A.纲 B.刚________ ②A.难道 B.难到________ ③A.请求 B.哀求________ ④A.毫 B.豪________
(2)画线的句子是 句,下列句子与原句意思不变的是( ) A. 反问;你一点不同情我。 B. 反问;你肯定同情我的。 C. 反问;你一点同情我。
(3)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互为近义词的是( )
A. 剧痛—刺痛 B. 哀求—苦求 C. 发火—点火 (4)短文三次山羊头部动作的描写,表现了山羊 。( ) A. 对狼的凶恶本性是认识的,坚决不同情这只受伤的狼。 B. 对狼的狠心和不善良。
C. 对帮不帮助狼心中仍存着犹豫。
(5)这则寓言说明坏人的凶恶本性是 的,我们绝不能 。( ) A. 有可能改变的;一直当他们是坏人 B. 不会改变的;伤害他们 C. 不会改变;同情坏人
【答案】 (1)B;A;B;A (2)B (3)C (4)A (5)C
【解析】【分析】(1)①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②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
择恰当的词语。
(2)用反诘的语气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答案已经蕴涵在问句中了,不需要对方来回答,也就是明知故问,是反问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课文结合选项判断。
(4)、(5)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①B、A;②B、A;(2)B;(3)C;(4)A;(5)C 【点评】(1)①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②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情色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4)、(5)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__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__摔跤__做游戏__招引来许多小鸟__连松鼠__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下课了________ 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 ________ 摔跤________ 做游戏________ 招引来许多小鸟________ 连松鼠________ 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2)选文描写了边疆小学的学生________的两个情景。( ) A. 安静与热闹 B. 上课与下课 C. 窗外与树下 (3)找出文中表现“窗外安静”的句子。________ 从这个句子中,我感受到孩子们。________
(4)选文写了鸟儿、蝴蝶和猴子等小动物,对描写这些小动物的分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突出边疆小学欢快、活泼的校园气氛。 ②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
③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
④为了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乐愉快和自由自在。
(5)你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吗?回想课文,说说这所小学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答案】 (1),;、;,;,;、 (2)B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4)①②④
(5)喜欢。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等,这是一所美丽、热闹的小学。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能力。
(1)“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是并列词语,“松鼠”“山狸”也是并列词语,所以它们之间的停顿用顿号。
(2)根据文中“上课了……”“下课了……”分析作答。 (3)抓住关键词“窗外十分安静”筛选信息作答。
(4)“为了表现这些小动物的胆子很大”与文意无关。其它三个内容通过小动物的侧面描写,突出环境、学生的学习、生活。
(5)通过喜欢这样的民族小学,写出你的印象,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 , , 、 (2)B。
(3)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学习认真,读书声音好听。
(4)①②④。
(5)喜欢。来自不同民族的小朋友欢聚一堂,他们上课时认真读书,下课尽情玩耍,还吸引了许多小动物。校园里还有古老的铜钟,美丽的凤尾竹等,这是一所美丽、热闹的小学。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好课文片段的特点。 (1)学会逗号、顿号的用法。 (2)对自然段中结构的掌握。 (3)掌握句子的具体描写的方法。 (4)侧面描写的好处。
(5)学会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闻。 喧哗——________ 冷清——________
(2)“这些山林里的朋友”在选文中指:鸟儿、________、________。 (3)请你在选文中用横线画出描写下课时热闹情景的句子。 (4)作者写小动物们都很“安静”是为了体现( ) A. 小动物们十分懂事。
B. 同学们的朗读十分好听,小动物们被吸引住了。 C. 小动物们害怕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 【答案】 (1)安静;热闹 (2)蝴蝶;猴子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在选文中找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喧哗:声音大而杂乱。冷清:形容居住空间的冷落清静。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安静、热闹 (2)蝴蝶、猴子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4)B
【点评】(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