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研究 小学语文预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及其改进策略 厦门市湖里实验小学 林爱珠 预习是“学会学习”所倡导的一种自学形式。 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而“预习”只是教师个人对学 做好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养成 生的一种作业要求而已,学校很少会做统一的要求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促进语文 及检查,因此,多数教师忙的时候,自然就顾不得设 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笔者从事语文教学 计预习作业了。而预习作业如果没有精心设计,预 多年,越来越感觉到预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方 习效果是不可能理想的。因为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 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想尽办法,指导学生做 文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教学内容各不一样,文章风格 好这件事情。可是根据平时的观察,发现当前的语 不一,每篇课文的预习除了应有常规要求外,还需要 文预习仍流于形式,预习效果极不理想。造成这些 有各自的独特要求,即根据每课的重难点设计出具 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改进策略呢? 有针对性的预习题,这样的预习才能深入,才不会只 一、小学语文预习问题的原因分析 停留在一些简单的常规做法上。 1.师生对预习作业都不重视。时下,有的老师 二、改进小学语文预习现状的策略 对预习不够重视,在布置预习作业时,没有把它当作 (一)明确意义,重视预习 一项重要作业提出。虽然每教一篇新课前,都布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习是学好 学生预习,但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要预习,或者只是 语文的第一步,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做好课 笼统地提出简单的预习要求而已,比如第一步:初读 前预习,意义重大。 课文,自学生字词。第二步:查阅资料,了解相关内 1.预习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学生提前做 容。第三步: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第四步:细 好课前预习,可明白课堂上要学的是什么内容,哪些 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这样的预习要求很笼统,没 内容自己已掌握而哪些内容还不懂。这样有备而 有针对性,而且,每课都采用这样的预习步骤,时间 学,就会使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再者,有了事先的 久了,学生就会感觉预习索然无味,兴趣荡然无存。 预习,课堂上对教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也比 另外,预习作业布置过后,很多老师没有进行检查反 较快_0提前预习也可让老师准确地把握学情,及时 馈,时间一长,老师的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很多学 调整教学预设,对学生理解掌握很透彻的内容就不 生觉得预习作业可有可无,可做可不做。长期如此, 讲或少讲,对学生预习中存在较大疑惑或错误的地 学生的预习收效甚微,预习兴趣、预习方法得不到培 方,可以作为教学重难点来处理。这样,课堂教学就 养,良好的预习习惯无法形成。 有了针对性。可以说,提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学习效 2.教师不能精心设计每篇课文的预习要求。 率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有力保障。 现在的教师由于13常琐事繁多,整天都疲于完成学 2.预习是一种超越式的学习,是培养自学能力 《福建教育研究》A 2014.2 ・17・ 的有效途径。预习是超越自己学习能力和已有知识 的活动,通过预习可以超越老师、超越课堂。预习还 是一种学习的自我尝试,自己预习了以后,可以与课 堂上老师的讲课进行验证和对照,发现自己学的问 题,然后进行改正。学生通过预习、听课、纠正,然后 再预习、再听课、再纠正,周而复始,学习能力就会不 断提升。 3.预习可以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框架,有 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便于在听课过程中及时 跟踪老师的讲课,前挂后联,形成知识体系。 明确了意义,才能重视。教师重视,学生也才能 重视。学校最好把预习作业纳入教学常规检查的项 目,对预习的形式及质量进行监控。 (二)激发兴趣,提高预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动力,有了兴趣,也就有了预习的积极 性。要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首先要推陈出新,改变 简单化的预习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应在 预习方式和预习内容上动些脑筋,让学生有新鲜感, 以激发其预习的积极性。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 步,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进步的喜 悦,预习兴趣也就能保持、发展。培养预习兴趣,还 可以通过激励机制。比如在班级里,可对完成预习 作业的学生每次奖励一颗星,预习作业完成得出色 的学生再加一颗星,根据个人的得星数,每月评出 “预习之星”,并颁发奖状给予精神鼓励,获得“预习 之星”次数最多的同学可评为“学习之星”。实践证 明,这种晋级的激励办法,很能激发学生的预习兴 趣。又比如可以运用榜样激励法,让预习做得好的 同学现身说法,利用班队课与同学交流预习方法及 预习心得。还可以运用展示激励法,在教室的后黑 板开辟出一块“预习专栏”,专门用于展示优秀的现 习作业。 (三)精心设计,提高预习的实效性 首先预习作业的设计要求要明确。因为明确的 ・18・ 《福建教育研究》A 2014.2 预习要求与方法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参照,犹 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航灯与方向盘,让学生的预 习不再盲目、无序。其次每课的预习作业要有常规 预习和特色预习相结合,常规预习重基础,特色预习 富有挑战性。以中高年段为例,常规预习作业可从 如下几方面考虑: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生词 意思、查阅资料、理解文章大意、提出疑难问题等。 特色预习作业主要是依据课堂学习的重难点,提前 布置学生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习,比如理解文章含 义深刻的句子,发现文中突出的写作特点,或者是思 考课后的问答题等。这样可以避免预习要求的简 单、笼统、老套、没有针对性,同时让中下生吃得饱, 让优等生吃得好。精心设计预习还包括预习卡的制 作,要求要美观、科学、规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预习 兴趣。 (四)加强检查,培养预习的习惯 有布置,必须有检查;有检查,才能抓落实,才有 利于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笔者常用的检查方式如 下:(1)家长检查。每课的预习作业学生做完后,一 定要先给家长检查。(2)全交全改。预习卡发给学 生完成后,第二天早上及时收回,教师进行批阅,并 附上评价等级和评价语。(3)分层批改。每次收取 有代表性的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的预习卡各数 份,进行批阅,以便推测全班学生的预习效果。使用 此方法要注意不提前公布被检查对象,并采取轮流 收取的制度,以防学生抱着侥幸心理,逃避以后的预 习作业。(4)学生互检与教师课堂检查相结合。预 习卡中基础性的题目让学生互检,较难的题目结合 课堂学习内容穿插进行检查、评价。 功在课前,精在课堂,预习是学好语文的重要环 节。预习,能使课堂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预 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预习, 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形成。相信今后的小学语文 课前预习能够异彩纷呈、收获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