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
有两方法:一:生产法 二:收入法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应交增值税
中间投入=802直接材料消耗+804其他直接费用+810修理费+811经营租赁费+812保险费+813取暖费+814运输费+815劳动保护费+817工具摊销+818设计制图费+819研发、试验检验费+820水电费+822 机物料消耗+824 办公费+826通信费+827外部加工费+829其他制造费用+831运输费+832装卸费+833包装费+834保险费+835仓库保管费+836委托代销手续费+837广告费、展览费、宣传费+838业务费+839经营租赁费+840销售服务费用+844办公费+845通信费+846招待费+848修理费+849机物料消耗+850低值易耗品摊销+852其他销售费用+858办公费+859修理费+860机物料消耗+861低值易耗品摊销+862无形资产摊销+863通信费+864 印刷费+865会议费+866水电费+868警卫消防费、人防基金+869仓库经费+870劳动保护费+878聘请中介机构费(审计费)+879咨询费+880诉讼费+881业务招待费+883技术转让费+884职工教育经费+885技术(研究)开发费+887汽车费支出+889 绿化费+890坏账准备+891存货跌价准备+892其他管理费用+894汇兑损失+895金融服务和调剂外汇手续费+896其他财务费用+0.936*823差旅费+0.936*843差旅费+0.936*315差旅费+0.468*877董事会费+0.94*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67上缴的各项税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率应在28%左右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固定资产折旧=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
劳动者报酬=803直接人工+805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
生产税净额=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67上缴的各项税费+314税金+882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888排污费+309营业税金及附加-324补贴收入+应交增值税
营业盈余=872上交管理费+323营业利润+324补贴收入+0.06*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0.4*工会经费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 809折旧费+847折旧费+857折旧费+803直接人工+805支付
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07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808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816保健补贴、洗理费+825劳务费+828社保费+830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41销售部门人员工资+842销售部门人员福利费+851社保费+85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855行政管理人员工资+856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费+871保健补贴、洗理费+873职工取暖费和防暑降温费+874劳务费+875社保费+876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886支付科研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893支付给个人和上交给政府部分+0.064*823差旅费+0.064*843差旅费+0.064*315差旅费+0.6*316工会经费+0.532*877董事会费+821上缴的各项税费+867上缴的各项税费+314税金+882上交的各种专项费用+888排污费+309营业税金及附加-324补贴收入+应交增值税+872上交管理费+323营业利润+324补贴收入+0.06*319利息支出-318利息收入+0.4*工会经费。
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
收入法增加值率应在25%左右
注意事项:
1、限抽中的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时参考;
2、注意表中的平衡项 如:制造成本等于表中的801=802+803+804+806;
806=(807)+(808)+。。。。。。+(829);
3、该材料中的数字如802、803、807、807等为成本费用表中的指标代码;
4、参考范围:本年应交增值税与主营业务收入之比<5%;利润总额/资产总计不应超
出范围(-10,1);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计〈40;所有指标应小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收入之和;企业年人均工资<6万元。
资产不能小于利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