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T值:CT值代表X线穿过组织被吸收后的衰减值. 2. CT窗口:将全范围的CT值分时分段显示的技术。 3. 窗宽:指显示图像的CT值范围。
4. 窗位:指显示图像CT值范围的中心。
5. 准直器 :在X线和γ光子成像中,一种利用重金属制成的,专用限制入射人体和吸收人体产生的散射光子以提高成像质量的器件
6. 探测器效率:指探测器吸收X线光子或γ光子的百分数
7. 几何效率:表示探测器获取穿过受检体X线光子的能力。每个探测器的孔径和相关的每个探测器所占总空间的比来决定;
8. 吸收效率:X线辐射进入探测器而被吸收的百分率; 9. CT探测器稳定性:指重复性和还原性
10.螺距:X线管旋转一周时扫描床移动的距离。 11. 层厚:由准直器设定的X线束的厚度;
12. 周数:一次数据采集中X线管的旋转周次;
13. 成像范围:重建范围或重建长度。一次采集中成像的第一层面中点与成像的最后层面中点直接的距离。 14. 成像间隔:重建间隔,连续两幅重建图像的层面中间点的距离,即螺距除以每周成像数。 15. 总成像数:一次采集后所有的重建图像数。
二、简答题
1. X线CT基本结构
供电系统(稳压电源和UPS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图像显示,存储与记录系统
2. X线CT装置中的准直器和滤过器的作用
准直器:前准直器:减少对病人的辐射剂量,限定扫描的空间范围(层厚) 后准直器:减少进入探测器的散射线
滤过器:吸收掉低能的软X线光子,均衡X线光子的能量 3. 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X线照射气体探测器的电离室内,使气体产生电离,电离的电荷被信号电极收集,形成电信号,通过 引线连接到前置放大器。
4. 根据下面给出的四像素投影值,试求出各像素的衰减系数值(反投影法或迭代法)
要求:要具体写出求解步骤
1 8 8 3 6 10 4 4 8 7 6 10 5 8 12 12
以上分别是:0°,45°,90°,135°的投影值。
5. 计算机在X线CT中的功能
设备的故障自检,设备运行的自动控制(扫描控制和数据采集控制),图像重建运算和图像数据的处理,图像数据的缓存与图像显示,图像数据的存储 6. 螺旋CT的工作原理
螺旋扫描是指在扫描期间, X线管连续旋转并产生X线束,同时扫描床在纵轴方向连续移动,这样,扫描区域X线束进行的轨迹相对被检查者而言呈螺旋运动,扫描轨迹为螺旋形曲线,这样可以一次收集到扫描范围内全部容积的数据,所以也称为螺旋容积扫描。
三、填空题
1. X线CT基本结构:供电系统(稳压电源和UPS装置),数据采集系统,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图像显示,存储与记录系统
2. X线CT数据采集系统基本构成:X线发生器,准直器,滤过器,探测器,数据处理器,扫描架,检查床
3. 探测器种类:气体探测器和固体探测器
4. 固体探测器的种类:闪烁探测器和稀土陶瓷探测器。其中闪烁探测器的光电转换原件有两种,分别是光电倍增管和光电二极管。
5. ADC最常用的有双积分式ADC和逐次逼近式ADC
6. X线CT设备影像重建所采用的算法包括滤波反投影法(即总和法),迭代法和快速傅氏变换法
四、选择题
1.第一台CT扫描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B)
A.1969年 B. 1971年 C. 1972年 D. 1974年 E. 1979年 CT值标定为0的组织是(D)
A.脂肪 B. 空气 C.骨骼 D.水 E.血液
2. 扫描时,探测器不动只有管球旋转的CT机属于(D)
A.第一代CT机 B. 第二代CT机 C. 第三代CT机 D. 第四代CT机 E.第五代CT机
3. X线CT设备的发展趋势是:ABCD
A. X线扫描时间越来越短 B. 人体检查部位X线辐射剂量越来越小 C. X线CT设备的体积越来越小 D. 使用操作越来越智能化,人性化 4. X线CT设备的基本结构包括. ABCD
A. 数据采集系统 B. 计算机和 图像重建系统 C. 图像存储,显示及硬拷贝设备 D. 电源系统(供电系统 ) 5. X线CT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结构包括: ABCD
A. X线发生装置 B. 滤过器,准直器 C. 探测器,数据处理器 D. (扫描架)检查床 6. X线CT的X线发生装置包括: ABCD
A. 高压发生器 B. 高压电缆 C. X线管 ,旋转阳极启动器 D. 散热装置 7. 关于滤过器和准直器,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 ACD
A. 滤过器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吸收原发射线中波长较长的软线,减少患者对X线的吸收剂量,二是均衡X线光子的强度
B. 滤过器采用重金属制成,而准直器则采用铝,铜等材料制成 C. 前准直器是限制进入人体的X线束宽度
D. 后准直器是限制进入探测器的X线束宽度(影像的层厚),同时吸收散射X线光子 8. 关于探测器,正确的描述是: ABCD
A. 它的作用是将通过人体的X线对比转变为光学对比信号和强度不等的电信号 B. X线CT用探测器的种类分固体探测器和气体探测器两大类
C. 固体探测器包括闪烁晶体探测器,它输出的光学对比信号 D. 气体探测器包括氙气体探测器,它输出的是电信号
9. 关于X线CT扫描数据的采集,下面哪些过程是正确的: ABC
A. X线→人体→X线对比→闪烁晶体探测器→光电倍增管→电信号→放大处理→A/D→ B. X线→人体→X线对比→气体探测器→电信号→放大处理→A/D→
C. X线→人体→X线对比→稀土陶瓷探测器→光电二极管→电信号→放大处理→A/D→ D. A,C答案正确.B不正确
10. X线CT数据处理器的基本组成包括:. ABCD
A. 前置放大器,对数放大器, 积分放大器 B. 多路转换器
C. 模-数转换器(A/D) D. 数据传输接口电路 11. 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 ABCD
A. 测量数据 : 指由A/D转换器输出给计算机的数据,也称ADC数据 B. 原始数据 : 指测量数据经过补偿和配符处理后形成的数据
C. 图像数据 : 指原始数据通过某种算法后并选择相应的显示矩阵方式后形成的数据,通 D. 原始数据和图像数据都是在计算机内进行处理的 13. X线CT设备的扫描架内包括有:. ABCD A. X线管,滤过器,前,后准直器 B. X线探测器及数据处理器
C. 旋转支架,旋转控制电动机,控制电路板 D. 扫描架倾斜控制装置及定位指示系统
14. 对X线CT检查床的使用要求包括:. ABCD A. 对床面上,下,进,退能实现准确地遥控和现场操作
B. 床面上,下,进,退应具有计算机控制,控制台板面控制和手动控制这三种操作模式 C. 床面移动与扫描架倾斜移动应设有联动保护装置
D. 床面应使用对X线衰减作用小的材料制成(多为碳素纤维材料) 15. X线CT中计算机的功能包括: ABCD
A. 各种工作程序的自动控制 B. 影像重建和影像处理 C. 图像数据的存储 D. 故障自检 16. X线CT设备的基本功能软件包括:. ABCD
A. 扫描控制软件 B. 图像处理软件 C. 预校正软件 D. 故障自检软件 17. 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 ABC
A. 人机对话方式:是指由操作者通过键盘,触摸屏向计算机发出指令,管理程序接到这些指令后调用相应的软件工作,这种联系方式称为人机对话方式
B. 返回处理方式:是指某个程序在执行过程中发生错误时会将该信息返送给管理程序,由它统一处理,这种联系方式称为返回处理方式
C. 条件联系方式:是指某个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发出一个指令,通过管理程序来调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工作,这种联系方式称为条件联系方式 D. A,B,答案对,C的答案不对
18. X线CT设备计算机图像处理包括: ABCD A. 数据处理 B. 影像重建
C. 影像增强 D. 影像分析 19. 下面的描述是正确的: ABCD
A. 数据处理:指测量数据的输入缓存处理,前置放大处理及通过配码处理转变为原始数据
的过程。同时还包括对图像数据的插值,压缩处理等内容
B. 影像重建:指原始数据通过一定的数学算法形成图像数据的处理过程.
C. 影像增强:指对形成的图像数据利用相应软件进行再处理的过程,通常包括对比增强处理,平滑滤波处理和边缘锐化处理,本质上是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值的修改 D. 影像分析:指通过相应软件的支持对兴趣区显示图像进行定量评估的处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