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传播:以波动形式在弹性物质(介质)内传播,真空内不能传播。 3. 波型:纵波(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平行),横波(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与波传播方向垂直),表面波。 4. 周期与频率的关系:T=1/f;f=1/T。
5. 声速:C=(K/ρ)1/2(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同意介质中温度高低亦具差别)。
6. 波长:λ,为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一次完整周期所占的空间长度 7. 波长、周期、频率的关系:λ=C xT=C x (1/f)=C/f(人体组织中C≈1500)。 8. 空间分辨力主要与声束特性有关,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轴向(纵向)分辨力:指在声束长轴方向上区分两个细小目标的能力。频率越高(波长越短),轴向分辨力越好。
(2)横向分辨力:与探头厚度方向上声束宽度和曲面的聚焦性能有关。 (3)侧向分辨力。
9. 声特性阻抗(声阻抗率):指某点的声压和质点速度的复合比。Z=ρ(kg/cm2)x C(m/s)。
10. 界面:两种声阻抗不同的物体相接触处称之为界面。
界面<声束波长:小界面 界面>声束波长:大界面
11. 散射:小界面对入射声束呈散射现象。散射现象不产生回声失落。 12. 反射:大界面对入射声束呈反射现象。
1. 声束以0°入射至大界面,即使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声束传播不发生折射。
声束入射角>0°时,若界面两侧的介质中声速相同,声束传播亦不发生折射。 2. 折射:在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声速不等,且入射角>0°时,声束的传播将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及声速比有关。 3. 全发射出现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
4. 多普勒效应:指运动的散射子对入射超声的回声产生频移。
频移量与运动速度/探头发射频率/”声束-----血流方向“夹角余弦呈正比
频移量与介质中声速呈反比
5.不同人体组织中的衰减系数:通常含液者衰减低,实质性组织中随蛋白质的含量增高而衰减增加。
含气脏器属于人体内最高衰减
正常人组织的衰减规律:
骨>软骨>肌腱>肝、肾>血液>尿液、胆汁
注:人体组织的衰减还与散射和反射有关。
6. 超声波进入人体后的三大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声流。
7.提高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的方法:降低发射频率、移动零位基线、增大超声入射角、减低取样深度。 8. 二维图像分辨力:
(1)空间分辨力:①图像中像素的数目。在一确定的图像显示区域,其像素越多,图像信息约密集,其空间分辨力越好。②声束特性。纵向半波长度越短(超声频率越高),其纵向分辨力越好;横向声束(长轴、短轴或直径)越窄或越细,其横向分辨力越好。
(2)对比分辨力:图像的灰阶级数越多,其对比分辨力越好。
(3)时间分辨力:单位成像速度越高,其时间分辨力越好,越能真实反映运动脏器的瞬间变化情况。
1.\"凡是液体均是无回声的,固体均是由回声的\"说法是错误的. 2.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顺序:
3.肾中央区(肾窦)>胰腺>肝/脾实质>肾皮质>肾髓质(肾锥体)>血液>胆汁和尿液 4.正常肺(胸膜-肺)/软组织-骨骼界面的回声最强 5.软骨回声很低,甚至接近无回声 6.正常人体不同组织回声强度举例:
皮肤--高回声;皮下脂肪组织--低回声;肝/脾实质--中等回声 肾皮质--中等回声,比肝脾实质回声略低
肾锥体--中低回声;肝/脾/肾包膜:高回声 胸膜-肺组织:强回声伴有多次反射和声影 7.人体不同组织的声衰减比较 声衰程度 不同组织 体液 囊液 胸腹水 伴随声影 后方回声增强 极低 甚低 低 中等 高 极高 尿液 胆汁 心脏 - 血液 瘢痕 - 肝肾脾 脂肪 肺(含气) 脑 - 肌腱 肌肉 - 骨 软骨 +/- 钙化 + + +/- - - - - 液体中含蛋白成分越多,声衰减越高 组织中含胶原蛋白和钙质越多,声衰减越高。 8.超声波属于机械波. 9. 彩色多普勒中规定:朝向探头的为红色,背向探头的为蓝色. 10. 多普勒血流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测量血流速度/确定血流方向/确定血流种类/获得有关血流参数. 11. 增加脉冲重复周期可增加最大显示深度. 12. 在多普勒超声血流测量中,频谱分析的主要方式为:FFT. 13. 彩色多普勒使用MTI检测血细胞的动态信息. 14. 人体中不会产生彩色多普勒效应的是:静止不动的组织 15. 可闻声波的范围是:20Hz---20KHz. 1. 声束以0°入射至大界面,即使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声速不同,声束传播不发生折射。
声束入射角>0°时,若界面两侧的介质中声速相同,声束传播亦不发生折射。 2. 折射:在界面两侧介质中的声速不等,且入射角>0°时,声束的传播将发生折射。折射角与入射角及声速比有关。 3. 全发射出现在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
4. 多普勒效应:指运动的散射子对入射超声的回声产生频移。
频移量与运动速度/探头发射频率/”声束-----血流方向“夹角余弦呈正比
频移量与介质中声速呈反比
5.不同人体组织中的衰减系数:通常含液者衰减低,实质性组织中随蛋白质的含量增高而衰减增加。
含气脏器属于人体内最高衰减
正常人组织的衰减规律:
骨>软骨>肌腱>肝、肾>血液>尿液、胆汁
注:人体组织的衰减还与散射和反射有关。
6. 超声波进入人体后的三大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声流。
7.提高脉冲多普勒检测血流的方法:降低发射频率、移动零位基线、增大超声入射角、减低取样深度。 8. 二维图像分辨力:
(1)空间分辨力:①图像中像素的数目。在一确定的图像显示区域,其像素越多,图像信息约密集,其空间分辨力越好。②声束特性。纵向半波长度越短(超声频率越高),其纵向分辨力越好;横向声束(长轴、短轴或直径)越窄或越细,其横向分辨力越好。
(2)对比分辨力:图像的灰阶级数越多,其对比分辨力越好。
(3)时间分辨力:单位成像速度越高,其时间分辨力越好,越能真实反映运动脏器的瞬间变化情况。
1、声波产生的条件:①需要声源;②需要能够传播机械振动的介质; 2、人耳听见的声波范围:20--20000Hz; 3、超声波归属于:机械波; 4、超声波频率:>20000Hz;
5、声波的共同特性:①必须通过弹性介质传播;②在液体、气体和人体软组织中的传播方式为纵波(疏密波);③具有反射、折射、衍射和散射特性;④在不通过介质中分别具有不同的声速和不同的衰减; 6、人体中传播的波是:纵波;
7、声速的大小取决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模量:空气344m/s,水1524m/s,血液1570m/s,肌肉1568m/s,肝脏1570m/s;
8、将探头直接朝向空气反射时:反射多于折射-----超声界面回声反射非常敏感,两种介质声阻差越大,反射越敏感-----空气的声阻小,与探头匹配层声阻差大,故反射多于折射;
9、人体组织内引起超声波反射的条件是:两种物质间声阻抗存在差>1/1000); 10、声波垂直入射到两层相邻的介质,若两个介质特性阻抗越大,反射越强; 11、耦合剂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胶体,应满足阻抗匹配条件(特性阻抗接近人体的特性阻抗),其功能是排除空气,增加透声性,让超声尽量多进入人体。 12、声衰减:声波随着其传播逐渐减弱;
13、人体组织衰减成都的一般规律:由大到小依次为----骨,软骨,肌腱,肝肾,血液,尿液、胆汁(组织中钙质成分越多,衰减越多);
14、软组织中的声衰减量:随组织厚度而增加(即距离增加,衰减增加); 15、声波衰减主要原因有:①介质对声波的吸收;②声波的散射;③声束扩散。
1、超声探头的检测深度与频率成反比。
2、在超声诊断中,评价超声生物效应最具代表性的声参量是:①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②空间峰值脉冲平均声强;③最大峰值的半周平均声强。 3、高频(短波长)探头纵向分辨力高,但穿透力差。
4、衰减:声束通过一介质后,其振幅和声强的降低称为衰减。
衰减效应:超声波在一定区域之间扩散传播的过程中,能量逐渐消耗、速度逐渐降低、影响逐渐减小称之为衰减效应。
请大家勿混淆概念。
5、超声在介质中细搜导致:超声转换成热(热效应)。 6、超声换能器应用压电效应而发挥作用。
7、压电效应:机械能转成电能(压电效应)、电能转为机械能(逆压电效应)的现象。
8、图像系统发现微弱回声的能力在于:敏感性。 9、人体软组织声速接近:1540m/s(好变态的考法)。
10、声像图的纵向分辨力与什么有关:频率、波长(脉冲波的长度)----这又是与3一样的知识点,不一样的考法。 11、伪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响。
12、穿过界面后声束方向的改变是由于:折射。
13、反射回声的频率的改变取决于反射体的运动,这称为:多普勒效应。 14、超声多普勒诊断的物理基础:多普勒效应。 15、低频探头的特点:波较长,穿透力较大。
1、由超声多次反射而引起的伪象称为:混响。 2、由多振子电子探头超声束形成的伪影叫:旁瓣效应。 3、传播超声波的媒介物质称为:介质。(不要选择耦合剂)。 4、利用超声方法进行测距的误差在5%左右(太偏,请死记硬背)。 5、当障碍物的直径大于1/2λ时,将发生反射。 6、当障碍物的直径小于1/2λ时候,将发生衍射。 7、最大理论(纵向)分辨力在数值上为:1/2λ。
8、囊性物体的声像图特征:内部为无回声区、前壁和后壁回声增强、侧壁回声消失、后方有回声增强和侧方声影。
9、探头直接向空气发射,声像图上近场有均匀条状显示,因为:多重反射。 10、声强反射系数=(Z2-Z1)²/(Z2+Z1)²。
11、鉴于超声的生物效应,飞聚焦的超声强度(Ispta,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小于100mW/cm²,聚焦的超声强度小于1W/cm²。
12、国际电工委员会规定,真实声束声强lob对于胎儿为:lob<20mW/cm²。 13、对于超声波而言,当物体界面大于波长时,即可被当做镜面反射体。(理解这句话,有考题会变着法考你)。
14、横向分辨力取决于声束直径(宽度),为了提高横向分辨力,可以使用窄声束。
15、复合扫描:是指使用不同聚集长度的多种探头进行多角度、多声速扫描。
1、引起回声增强的原因有:①均质性的液体中混有许多微气泡;②血液常是无回声的,但是新鲜的出血、新鲜的血肿、静脉内血栓形成时回声增多、增强;③均质性组织发生纤维化、钙化等非均质性改变。 2、强反射结构引起回声影像增强。 3、若振幅增大2倍,则强度将增加4倍。
4、超声波是怎样产生的:换能器的逆压电效应。(电能→机械能)。 5、超声波的周期为:一个波长的时间。
6、一个系统的动态范围是:系统所处理的最小与最大能量级之比。 7、介质的粒子运动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时为横波。 介质的粒子运动与声波传播方向平行时为纵波。 8、C= λ*f(记住 ,有些计算题需要用)。
9、两种不同材料的界面上,决定反射量的是:声特性阻抗。
10、当声波穿过两种材料的界面时会发生折射,这是由于:声阻抗不同。 11、两种材料界面上的发射因子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穿过界面时的:声阻抗。
9、10、11三题的知识点是一样的,关键词两种材料
12、声波的速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所投射的材料和振动模式。 13、声速与密度成正比(请灵活记住这句话,做题会用到)。 14、呈一条条平等等间隔线的伪象是:混响。 15、超声可以描述为:可通过介质传播的机械振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