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通过创新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使幼儿了解球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对球产生浓厚兴趣和体验一起玩球的快乐。
3、提高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敏性。
4、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1、《快乐转转转》、《健康歌》磁带、塑料球(每人一个)
2、筐子4个、小棍子2个、绳子1个、呼啦圈4个、手巾、报纸、塑料袋、纸杯、易拉罐、(若干份)
3.一盆水、不同种类的球
【活动重难点】
主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知道球有多种玩法。
主要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并且使幼儿能体验到一起玩球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老师放《快乐转转转》歌曲,小朋友们来和老师一起做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小朋友们很累了吧!请你们坐在小椅子上休息一下。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礼物,小朋友看一看是什么?(出示塑料球)
3、小朋友想玩吗?(想)在玩球之前,老师有一个要求(小朋友要说一说你是怎样来玩球的,才能玩塑料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是最棒的!
4、请小朋友把球的玩法告诉你边上的小朋友们。
5、小朋友说的真是太棒了,想不想自己拿着球亲自体验一下球有多种玩法和乐趣。看老师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请小朋友拿着球轻轻走到老师这里。今天,你们就用这些材料来跟球玩一玩。看一看谁能把这些材料都用上,看看谁的玩法最多。
6、老师边放音乐《健康歌》,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来玩球。(一定注意安全,玩过的要放回原处)
7、在玩球的过程中老师问一问小朋友球的多种玩法。音乐停止,现在呢?请小朋友赶快把你手中的材料放回原处,看哪个小朋友放得最快。
8、老师总结(小朋友真棒,有的用乒乓球拍打球的、有的把球放在水里的、有的用绳子绑球的、有的用易拉罐打球的、有的用报纸、手巾包球的等)。
9、老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的材料还在静静地躺着。哪个小朋友能大胆的给小朋友去试一试,看看球还能怎样玩。(请个别小朋友试一试,并鼓励他要大胆想象球该怎样玩)。
三、结束部分:
你们是不是累了,为了鼓励你们,老师给你们准备了神秘的礼物。请小朋友用最快的速度跑到老师这里。老师出示不同种类的球。请小朋友说一说里面有什么内容,并说一说你还见过什么样的球。
活动延伸:
请小朋友自由选择喜欢的小球,到户外和小朋友一起玩一玩、说一说小球的多种玩法。
【活动目标】
1、练习手膝着地向前爬行,发展身体的协调能力和灵敏性。
2、学习在钻矮洞时要低头,爬窄路时要两手靠拢、两脚靠拢。
3、学习小乌龟晒太阳的动作,感受小乌龟晒太阳动作的有趣。
【活动准备】
1、“小乌龟爬山坡”音乐磁带,录音机。
2、垫子4块,冰箱包装箱4只,小软垫铺的小路4条,沙包人手一个,筐三只,自制太阳一个、草若干。
3、场地布置:垫子(小桥)接小软垫铺(山路),接包装箱(山洞),布置4组。自制太阳一个贴在活动室上方,将粮食(沙包)藏于草后。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玩个“变变变”游戏,我说变什么你们就变什么。
“变变变,变成小乌龟!”幼儿学做小乌龟的样子。
幼儿念变变变,把老师变成乌龟妈妈。
二、热身运动——乌龟操
师:小乌龟我们一起来锻炼身体,做乌龟操吧!
幼儿扮小乌龟,教师扮乌龟妈妈,带领幼儿听音乐活动头颈、四肢。
三、小乌龟旅行
1、师:(指“太阳”)看太阳出来了,我们一起去草地上晒太阳吧!不过我们先要学会爬的本领,才能爬到草地上去晒太阳。
“小乌龟你们会爬吗?请一只小乌龟来试一试。”教师指导正确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动作:手、膝着、脚面贴住地面慢慢爬。幼儿模仿,教师巡回指导、纠正。
3、讨论:遇到窄窄的山路怎么爬?两手靠紧、两脚靠紧慢慢爬。幼儿跟着老师练习。
4、讨论:遇到矮矮的山洞怎么爬过去,才不会撞到头?请一幼儿试钻,其他幼儿观察。
教师讲解、示范:头低下,身子压低。幼儿练习。
5、出发
(1)教师介绍路程:经过小桥(垫子)——山路(小软垫)——矮山洞(大纸箱),——坐在草地(软垫铺成的大块场地)上晒太阳。
并提问:过山路要怎么爬,过山洞又应该怎样爬?帮助幼儿巩固爬不同物体的要求。
四、小乌龟晒太阳。
1、集体纠正不正确地爬行动作。
2、启发幼儿听指令朝着太阳晒,模仿乌龟做晒脑袋、晒屁股、晒肚皮和四肢(四脚朝天)的动作。
五、小乌龟运粮食。
1、师:妈妈想起一件事,家里的粮食吃完了了,我们在草地上找找有没有粮食。小乌龟在找的时候慢慢爬,小心别撞到其他小乌龟。
小乌龟找粮食(练习四散爬)。
2、运粮食。
师:小乌龟找到这么多粮食,妈妈一下子运不回去,请你们帮妈妈好吗?那我们怎么把粮食运回去呢?(放在背上背)
请一幼儿示范,讨论:怎样才不会让粮食掉下来?(慢慢爬、不左右摆,遇到山洞身体要趴的更低。)
3、小乌龟运粮食回家,教师巡回观察、指导。(运回去放入筐内)
六、放松运动。
师:今天小乌龟真能干帮妈妈运粮食了!小乌龟的脚一定很累吧,我们来放松放松。带领幼儿捏捏胳膊、敲敲腿。
一、指导思想:
根据新《纲要》的精神,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保证充足的游戏时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动手动脑,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情感,让幼儿在快乐轻松的游戏氛围中获得发展。
二、具体目标:
1.提高幼儿在游戏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加强游戏的常规训练,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
3.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通过走、平衡、跑、跳、钻、爬、投掷等多种方式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机能。
4.乐于尝试、探索新的游戏内容和玩法,有初步的创新意识。
5.培养幼儿游戏中的合作、谦让等。
三、具体措施:
1.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活动,利用适宜时间开展各种类型的体育游戏。
2.保证幼儿充足的游戏时间,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幼儿的主动性,适时参与幼儿的游戏,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和平行班互换游戏。
5.充分运用家长资源,为幼儿提供必要的生活经验。
四、具体游戏活动设计:
游戏主题:走、平衡
游戏名称:快乐的小青蛙
游戏名称:在平衡木上走
游戏名称: 修桥
游戏名称:平衡训练《羊羊训练营》
游戏名称:连体人
游戏名称:脚步变变变
游戏名称:蚂蚁排队走
游戏名称:过桥
游戏名称:运砖
游戏名称:咕噜咕噜拉着走
游戏主题:跑
游戏名称:石头人
游戏名称:小马跑
游戏名称:小鸟垒窝
游戏名称:切西瓜
游戏名称:吸纸跑
游戏名称:快乐运动喜羊羊
游戏名称:玩鞋盒
游戏名称:
游戏名称:我比球快
游戏名称: 魔毯
游戏名称:猫捉老鼠
游戏主题:跳
游戏名称:跳圈
游戏名称:双脚夹包跳
游戏名称:花样跳
游戏名称:小兔摘菜
游戏名称:助跑跨跳
游戏名称:跳皮筋
游戏名称:跳皮筋
游戏名称:有趣的跳
游戏名称:跳水运动员
游戏名称: 学刘翔哥哥来跨栏
游戏名称:小兔跳跳跳
设计意图
双休日的一天,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家早教机构的老师利用大块彩色圆形的布带领孩子们做认识颜色的游戏,但孩子们对布的兴趣远远超过认识色彩的兴趣,他们或躺、或坐,或打滚,或踩踏,非常开心。由此引发了我的思考。何不利用布的特性,开发其铺垫、折叠、拉扯、包裹等功能,来调动小班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动作呢?正巧,我发现园内手工制作室内堆放了一些幼儿园的宣传标语条幅,有的已没有再次悬挂、使用的价值。我就拿来简单拼接,做成了一块大大的长方形绸布。
活动目标
1、在跑、跳、钻、滚等运动中提升身体的敏捷性,促进大动作的协调发展。
2、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乐观开朗的个性。
3、体验和大家共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练习不同姿势的翻滚。
活动准备
长约6米、宽约3米的大块长方形绸布,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或坐或蹲在红色长条布围成的鸭圈中,听到音乐《几只鸭子下河洼》,起身,模仿小鸭子进场。
2、伴随儿歌热身:一群鸭子,个子矮矮,走起路来,屁股歪歪,拍拍翅膀,太阳晒晒,伸长脖子,爱吃青菜。
二、基本部分
1、基本动作练习。
师:“小鸭子要跟随妈妈去小河捉鱼虾,路上会遇到一些情况,你们要小心啊。”
(1)“过河沟”,练习不同的跳:长布折成宽窄不同的长条,幼儿练习双脚跳、单脚跳、跨跳。
(2)“躲浪花”,练习低头钻跑。
师:“小河里,大风卷起了浪花,孩子们,我们一起钻过去吧。”两教师抖动红布,幼儿目测其飘扬及落下的速度和距离,从“浪花”下穿过。
(3)“打雷,下雨了”,练习钻爬,头部抚触。
师:“听,什么声音?”幼儿钻红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师拳头模仿雨滴轻轻拍打幼儿。
2、练习滚动。
师:“小露珠在荷叶上是怎么滚动的?”“小鸭子在河里是怎么捉到小鱼的呢?”
(1)幼儿在红布上或场地上探索并练习滚动的不同方法。
(2)教师总结后,选择一种方法,幼儿依次由红布一端滚到另一端。
三、结束部分
1、“小小的船”,放松动作。
师:“天色不早了,天边升起了月牙,水面上飘来一条小船。”全部幼儿坐在长条布上,面朝教师,手握两边的布,左右摇晃,进行放松。
幼儿念儿歌: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2、乘船回家,自然结束。
幼儿站于布侧,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状,“游”出活动场地。
活动评析
(李萍)
1、紧抓兴趣点,愉悦伴始终。刘老师组织的“快乐的小鸭”活动。以小班幼儿最喜爱的动物小鸭子和鸭妈妈的游玩为主线,抓住小班幼儿喜欢模仿和好装扮的特点,以小鸭子跳泥沟,小鸭子躲浪花,小鸭子学露珠翻滚,小鸭子划船几个有趣的游戏练习动作,幼儿始终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体现了教师善于紧紧抓住幼儿兴趣点的教育艺术。
2、教育无痕迹,目标在心中。活动中刘老师始终以游戏的口吻,游戏化的情节,游戏化的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幼儿丝毫不感到被要求,被,被强制,而是主动遵守规则,积极练习动作,充分体现了教师心中有目标,教育无痕迹的境界。
3、体育游戏中,美育紧相融。整个活动,不同的场景伴以不同的背景音乐,让小鸭子们兴致盎然,孩子们在发展动作的同时受到音乐美的陶冶。
活动目标
1.发展多种爬的技能,增强上肢力量。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敏捷性。
3.能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平衡木4条、音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1.开火车,围成一个圆圈,激发孩子活动兴趣。
2.师幼在圆圈上跟着音乐做动物模仿操(有节奏地活动头部、上肢、腰部、腹背、下肢等)。
二、动作教学和练习
教师创设“侠学本领”情景,带领幼儿进行4个阶段的练习。
1.手膝着地爬。
手膝着地像小蚂蚁一个跟着一个在地上爬,要求手膝协调、爬行有序。
2.手脚伸直在地上进行高肢爬。
要求幼儿在爬行时手脚尽量伸直,膝盖不着地,围着圆圈爬两圈。
3.匍匐爬行并从平衡木下面爬过(先高后低),再走平衡木回到队伍(先低后高)。
要求身体贴地,头抬起用手交替往前拨,双替向前蹬行进爬。掌握后让幼儿以匍匐爬的动作通过平衡木下方的空隙,要求在前基础上臀部不要抬起,头侧面爬行通过。
4.爬平衡木,双手用力爬,双脚并拢并保持平衡(先低后高)。
身体贴紧平衡木,双脚并拢放在平衡木上保持平衡,抬头的同时双手伸直抓紧平衡木两侧,用力拉平衡木带动身体向前进。这个动作的难点在于幼儿的双脚要保持平衡,不要掉下。
三、放松活动:吹气球
师幼模仿气球,甩动身体上肢和下肢后,模仿吹气球变大,然后爆炸倒地。
活动反思
1.关于目标的设计
爬是小班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让幼儿在爬的过程中锻炼身体并在已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这就需要在活动设计上由易到难,且趣味性强。平衡木的摆放方式和次序能赋予爬行的多样性,让幼儿在变换爬行动作和距离的同时实现自身上肢力量和协调性的提高。
2.关于材料的选择
平衡木在幼儿园是很常见的,平时孩子也很喜欢在上面走走,但平衡木同时还能起到锻炼上肢的目的。例如:幼儿在平衡木上面爬行,就必须保持身体平衡,体验手臂、手腕的拉力和爆发力;幼儿在平衡木下方匍匐爬行,就要关注自身身体和头部,避免撞到平衡木,发展注意力和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
3.关于环节的设计
热身环节:通过有趣的动物模仿操使幼儿的上肢得到充分的活动。
爬行环节:由易到难,平衡木的不同摆放和不同的爬行动作,逐步提高了幼儿挑战自我的欲望。
放松环节:气球人的设计,意在让幼儿在愉悦的情境中充分放松身体四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