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蒙蒙亮,儿子的一个翻身惊醒了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挺了一下酸痛的腰,决定起床去读书。
我一直很喜欢路遥的出发点——平凡的世界。从小处着眼,刻画出一个个普通人物的一生,衬托日新月异的时代变迁,反映人们思想的不断更替,给人以亲近,给人以启迪。今天早上我读到了第二章,原来泛泛阅读的我并没有什么感触,即使有也是一闪而过。但是今天的再次朗读却有了很强的画面感: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正在啃高粱面馍表情神往的少年——孙少平,一个17岁的后生,本应该要吃好,但恰恰相反,每天吃的是两个高粱面馍,这种连牲畜吃都觉得没有营养的粮食,却是孙少平的一日三餐。暂且不说他是否正在长身体,但这样的花季年龄里每天一两个高粱面馍是无法填饱肚子的。他还要半工半读,更使他筋疲力尽,接近崩溃。在这样一个自尊心最强的年龄,他在同学面前吃的`这样差劲,穿的如此简陋,使得他很难抬起头来……
平凡的世界里有多少个不平凡的孙少平,不因出身贫寒而自卑,不因前途受挫而自弃,不因生活窘迫而无偿接受别人的恩赐。苦难,我们也应该珍惜和热爱,更应该用笔墨将其完美书写,因为梦想总是在苦难拼搏中实现,因为苦难是我们人生的第一桶金,因为苦难更是我们励志人生的最好素材。正如书中所言:“通过一段血火般的洗礼,自己历尽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易拿来的更有滋味。”
我听父辈们讲过孙少平般的生活,所以更能理解至今他们仍保持勤俭持家的传统,这种传统根深蒂固,不可撼动。我也经历过孙少平般的生活,家里有兄弟姐妹4人,都相差2岁,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就仅靠父亲辛苦耕作的几亩田地。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都很自豪地认为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几乎唯一的一个拥有4个学生的家庭。然而就在我上高一那年却要面临辍学的危险,可是到了最后,比我小2岁的妹妹选择了退学。她说是因为自己经常头痛,厌恶了上学,其实我知道那是善意的谎言,因为妹妹的成绩一直都是那么的优秀。今天我仍无法准确表达当时的心迹,不是做父母的狠心,亦不是做姐姐的无情,是生活被迫之下的无奈。能够有尊严的生活在珍贵的人间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儿,我没有任何理由再去抱怨自己的生活有多苦闷,工作有多繁琐,无缘无故地放大痛苦,因为我一个人的身上承载着其他亲人的梦想!
因为最近的一次烟台之旅,让我深深地认识到随笔记录思想的跳动是多么的重要。底气十足,气场庞大地站在舞台中央做演讲的专家们,似乎都达到了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这种高度既源于自身对知识内涵的驾驭,也源于自己从未间断的阅读成长与随笔记录的精彩素材!
我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看完了《平凡的世界》这本巨著,当合上它的最后一页时,我轻轻地叹了一口气。
浪漫的彩虹,飘渺的世界!印象中最喜欢小说中的这句话。当泪水浸湿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我又感动了。为里面主人公的困苦,更被他们那种至高无上的亲情所打动。孙少安、孙少平、孙兰香之间的兄妹之情,三兄妹与父母之间的亲情,那种亲密,那种无私而伟大的爱,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环境都不会动摇。一家人相互理解、相互体贴,在风雨中,在困境中,在挣扎中走完了一生的一段又一段,山水亦为之动容!孙玉厚一生有几个这样出色的儿女,真是太值得骄傲了。
孙少安的不怕吃苦,和那颗有社会感知力、有经济的头脑使他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苦苦挣扎而不至于失败,甚至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我们姑且有“辉煌”这个词来形容他吧,我想这样不算是很过分的。但孙少安的成功离不开秀莲的体贴、理解和支持。如果孙少安不是娶到这样的妻子,他的成功谈何容易?这使人不得不想起了一句话: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再看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他们的爱没有地位的隔阂,没有权力和金钱的支配,那种高尚与纯洁如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爱,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也许,一次浪漫的邂逅,一次目光的交融,就是永远的合二为一,就是与上帝的契约;纵使风暴雷电,也无法分解这种心灵的粘合。哪怕,即使两个民族,天各一方,语言不通,甚至相互间连名字都不知道,竟也牵挂得神魂颠倒。怎不使人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读完路遥先生的这一著作后,我的心如同书名一样,平静又平凡地接受了平淡的结局。但是,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却隐藏着一些不平凡的东西。当生命的搏斗,命运的抗争,精神的洗礼,社会的变迁,爱情的萌动等诸多人性交织在一起的时候,注定就是一种不平凡。
午睡前,我读完了《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之后便躺下休息,可却久久不能入眠,脑子不断回旋着书中的情节。我没有看第一部,因为这本书太受欢迎了,在图书馆里没找到,所以我也不知道第二部的开端是怎么衔接第一部的结尾的,更想象不出第三部将会怎样继续发展故事的情节,它会在第二部的基础上另起炉灶吗?应该不会,第二部中的太多人物故事还没有结局呢。此时此刻,我迫不及待想翻阅第三部,又迫不及待把看完第二部的读后感大谈特谈一番。不过,对第三部的剧情还是有一点期望的,希望她给润叶和向前一个幸福的未来。
第二部的故事情节波澜起伏,随着田福军的上任,把农村的集体生产变革成责任制,一股新的浪潮席卷而来,家家户户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让年轻的农民的热血沸腾,不断折腾起属于自己的未来。孙少安突然间成了“冒尖户”,孙少平从一个教师变成一个揽工汉,之前大腹便便的公社成员也下地种田了。他们虽然是农民,却不甘于命运的安排,他们都有自己的执着和个性。孙少平为了追求理想,走出大山,固执地不听哥哥的劝阻,独自走向陌生的城市,哪怕成为一个揽工汉也勇往直前,但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坚持读书,使他和其他的揽工汉不一样,使他不断的往上爬。兰香是农民家的女孩,她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辍学回家待嫁,她省吃俭用、刻苦学习,在哥哥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她考上了国家重点大学,意味着她将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向前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没什么知识,可却对爱执着,但却没有得到妻子润叶的爱,盲目的爱情让一个好男人变成抽烟、喝酒的坏男人,但他依旧不减对润叶的爱,一直到他喝酒出意外而失去双腿时,润叶才彻底醒悟,负起了妻子的责任。金波对藏族姑娘念念不忘,润生爱上寡妇遭父母反对,晓霞对少平一片痴情……一个个年轻有为的青年人,他们的结局会如何呢?
我很喜欢书中的一段话:“无论在任何时代,只有年轻的血液才会如此沸腾和激荡。每一个人都不同程度有过自己的少年意志,有过自己青春的梦想和冲动。”年轻就是资本,哪怕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去闯一闯,大不了再回到原点,那时候,你的人生境界就已经被提升到另一个高度了。时光流逝,青春年华不再,可他们却已经轰轰烈烈地在繁华的都是走了一遭,无悔于自己的青春,无悔于自己的人生。“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上天是公平的,都给了每一个人会思考的脑袋和一双健全的手,所以,机会要靠自己去把握,幸福要靠自己的双手去争取,命运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变。
我们都是健全的人,都是会思考的成年人了,在家人的羽翼下生活了二十余年,是时候张开我们稚嫩的翅膀自己飞翔了,到宽阔的天空上闯一闯,我们会飞得更高更远。
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你阅读,不是每一本书都值得你珍藏,而路遥写的《平凡的世界》却是一本值得你永远的珍藏,读上千遍万遍的佳作。我曾一次次的翻开它的扉页,用心感受路遥笔下每个人的故事,小心翼翼地踏进他们的生活,同他们一起喜怒哀乐,久久的停留。
走进孙玉厚老汉家那一孔破旧的窑洞,望着炕上躺着的神志不清的老祖母,看着锅里那只有几粒米的稀粥,我和孙玉厚老汉一样心酸。他的大儿子孙少安读到小学毕业就不得不被拉回来帮父亲务农,看着这么喜爱读书孩子离开学校,孙老汉也只有无奈与叹息,全家就靠他一个人能挣来几个工分,这上有老下有小的怎么可能够用呢,小儿子孙少平和小女儿兰香也快到上学的年龄了,他知道只有让孩子们念书识字才能永远的离开这土圪崂儿,便暗暗发誓无论如何也要让孙少平和兰香把书念下去。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也的确如此,孙老汉的几个儿女都很懂事,很替他争气,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孙少安十八岁就被大家一致推选成他们村一队的队长,孙少平、兰香也都念上了高中。
迈进孙少平所读高校,看见他每顿只能吃上两个高粱面馍,一股不知什么感觉从心头涌出,他曾说过:自己每顿至少能吃上四个馍馍,伙食差他一点儿也不介意,却总是觉得饿,永远也吃不饱。我知道,他只有把自己深深的埋在书海,以知识充饥,才能暂时的逃避现实、忘记饥饿。可他从不埋怨,因为他深知自己上了高中是多么的不容易,也许父亲现在正和哥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干活。我理解,也无奈。
这些不禁让我想起了现实中的我们,各个都是独生子女,都是温室里的花朵儿,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风吹雨打,我们不懂什么是挨饿受冻,什么是艰难坎坷,我们被小心呵护着,拥有比他们多得多,却不时的埋怨,小小的一个坎就把我们吓得退缩。我们拥有学习的机会,却因为种种原因回避着它、憎恶着它,这是多么的不应该,按说我们认真读书是理所当然的,反之就是不可饶恕的。
可能你还没有透彻的了解知识的重要性,那就单单说孙少平和兰香,两个农民家的孩子,在当时说离开土地是谁也想不到的,可就是因为他们读了书,才一个当上了正式煤矿工人,一个成了一名教师,都吃上了一碗原来不敢妄想的公家饭。那就更不要说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的今天了,知识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这个世界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都永远是平凡的,它需要的是不平凡的人,而只有知识的熏陶才能把我们变得与众不同、变得不平凡,这样我们才能融入这个平凡的世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的阶。一本好的书籍能陶冶人的心灵,供给精神食粮。经过学校倡导的“书香机关”活动,在全校机关干部中掀起重温经典书籍的热潮。
作为一个90年代的大学生,《平凡的世界》是每一位大学生必读的书籍。经过孙家四兄妹不用的命运反映了时代的大变革在他们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善良、淳朴、执着的这家人真是广大农民兄弟的群体写照。无论生活给予了什么挫折,他们总是坚强的活着。
《平凡的世界》对我的影响也许我此刻还无法预测,有一点时肯定的,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它改变了青春时期的我。我的思想,我的行为,我的态度。看完这本书,我平静了下来,我开始用心去感悟这个世界。每当我骑着自行车去学校的路上,我吸收着新鲜的空气,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真是心旷神怡。路旁的野草似乎有了生命,天上我飞鸟似乎能够与我交流。夕阳听见我的歌唱也愈发红火。什么是幸福,我想这就是一种吧。
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我的命运,我们要做的是怎样让我们更幸福。有远大的梦想很好,想平凡的生活也好,这只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工作之后一直很少读书,几个月前狠下心,买下了kindlepaper2电子阅读器,确实是个好东西,列了个读书单,看书不但养成了习惯,而且绿色消费。最有感觉的是读《平凡的世界》,早就听过这本书,路遥的得意之作,获奖无数,也是正因为这样吸引着我读它。
读它,就像回到了60年代、70年代的乡村生活,无不充满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以孙家为代表的一系列人,过着有喜有悲,有苦有乐,有得有失的生活的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那十年间中国农村得生活和变化。读完后,突然觉悟,中国大地上原来曾经历了这样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读它,就像享受着一瓶美酒,淳朴而青涩。但能够打开通完心扉的精神之窗,我能感受到的是,淳朴、坚强、宽容、柔软、写实、奋斗等等一些农民的优良传统和品质。不愧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反思现在,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无不被权力、金钱、物质的诱惑,追求者所谓的梦寐以求的生活,但是内心丢失了一种寄托,一种家的寄托、精神的寄托。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受到委屈时,我总会想像这如果我生活在《平》的那个年代,反问自己,还苦吗?内心豁然开朗,答案自在心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