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时候,学校为每位老师都准备了一本书和一个笔记本,其中的涵义不言自明:读书记录,不要停下学习的脚步。我得到的是加里鲍里奇著的《有效教学方法》一书,最近利用休息时间,每天翻看几页,拖拖拉拉,总算是“啃”完了这本书。些许感触,记录一二。
一开始拿起这本书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有效度娘释义:(动词)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不就是为了实现预期目的而进行的吗?初读我发现这本书对于一线教学的我非常实用,它不但给予我们行动的指南,而且还融入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教学实践,在这本书里给我们介绍了很多课堂教学中的例子,手把手教我们怎么选择最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
要进行有效教学就应该让学生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要上好一节课我们不但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选择得当的教学方法,有序的课堂教学组织,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且还要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进行评价。
布鲁姆说:“一个带着积极情感学习课程的学生,应该比那些缺乏热情、乐趣或兴趣的学生,或者比那些对学习材料感到焦虑和恐惧的学生,学习的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反思自己的课堂,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我们会忽视班级里的一部分弱势群体即后进生。
在教学“小小图书馆”时,我先让学生讨论33-7的计算方法,正当小朋友争先恐后的回答自己在计算中的成绩时,我发现一个女生在做自己的事情。她很安静,从开学到现在,课堂上基本没有她高举的小手,而作业更是“不堪入目”,正确率很低。有时叫她回答问题,也听不见她的声音。我发现她注意力不集中,便把她叫了起来,让她来回答:13-7=?。等了好一会儿,我才看见她的嘴巴动了一下,而此时教师里已开始沸腾,小朋友们纷纷举手争着想回答,嘴里还喊着“我——我——”她的声音可以说没人听见(也许包括她自己)。我本想叫其他学生回答,但忽而一想,再给她一次机会吧,我们决不能放弃一个学生,于是我先叫全班小朋友安静下来,再次倾听她的回答。我用眼睛紧紧地注视着她,说:“你刚才的回答是正确的,你能不能再一次大声地告诉其他的小朋友?”(其实当时我也没听见她所回答的得数,但根据上学期所训练的口算情况,我知道她会回答正确。)再小朋友静静的等待中,她看了我一眼,我微笑的对看着她,她终于清晰地说出了得数“6”。小朋友都投去惊讶的目光,因为她在我们班是被同学们公认的笨孩子。“好的!有了进步!你想不想做的更好呢?”再一次,我让她又说了一遍。这次她的声音响亮了,眼睛迅速地看了我一下,脸上露出了怯生生的微笑。从这一刻起,她好像寻回了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偶尔也会见到她高举的小手,专注的神情;在课下,有时她还会主动跑过来与我拉拉家常……
教育是一门雕塑心灵的艺术,“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要知道: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相互倾听,相互应答的过程。教无止境,要在教育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只有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多读书多实践。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oldu.cn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412327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